公募布局“双碳”赛道:43只主题基金,规模合计679亿元
来源:雪球App,双碳作者: 证券市场周刊 公募基金被认为是公募资本市场落实碳中和战略、推动可持续投资实践的布局重要工具和载体。 易强/文 7月11日至14日,赛道8只碳中和ETF成立。只主至此,题基以“碳”为主题的金规计亿公募基金再添一类。 在此之前,模合相关主题主要围绕“低碳”展开,双碳其中既有主动权益类产品,公募亦有被动指数型产品,布局基金数量共计35只(截至7月19日,赛道仅含主基金,只主下同),题基规模合计515亿元。金规计亿 上述8只基金成立后,基金数量增至43只,规模增至679亿元。 对相关行业及上市公司来说,碳中和ETF的成立意味着可以从资本市场获得更多支持。对投资者而言,主题基金品类越加丰富,意味着选择越多,但如何从中发掘机会、避免风险则是一项挑战。 碳中和ETF起航 下面先从碳中和ETF说起。 8只碳中和ETF的发行方都是头部基金公司,包括易方达、广发、南方、汇添富、富国、工银瑞信、招商及大成;发行规模合计164亿元,其中易方达碳中和ETF(场内简称“碳中和100ETF”)规模最大(42.73亿元),其次是南方基金旗下产品(场内简称“碳中和ETF南方”,32.65亿元),排在第三位的是富国旗下产品(场内简称“双碳ETF”,29.40亿元);其余5只基金中,规模最小的也有5亿元,最大的则有22亿元。 基金经理资历方面,根据Choice数据,在上述8只基金中,以广发碳中和ETF(场内简称“碳中和ETF环交所”)基金经理陆志明的基金经理年限最长(11.14年),其次是工银瑞信碳中和ETF(场内简称“碳中和龙头ETF”)基金经理赵栩(10.76年),第三资深的是富国旗下双碳ETF基金经理王乐乐(6.95年)。 在管基金规模方面,以招商基金碳中和ETF(场内简称“双碳ETF”)基金经理许荣漫的在管规模最大(10只基金,191亿元),其次是工银瑞信的赵栩(11只,135亿元),排在第三位的是易方达碳中和100ETF的基金经理伍臣东(3只,133亿元)。 在管基金任职回报(年化)方面(截至7月19日),排在前三的依次是王乐乐管理的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17.37%),赵栩管理的工银(11.86%),以及陆志明管理的广发中证全指汽车指数(10.51%)。 由于指数基金业绩主要取决于赛道的选择以及基金成立的时间,因此,相较于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投资者可能更应该关注赛道及投资时机本身。 双碳赛道 上面提到,市场上以“碳中和”和“低碳”为主题的基金有43只,规模合计679亿元,其中既有主动权益类基金,亦有被动指数型基金。这些基金皆可归属于“双碳赛道”。 其中,作为一种交易型指数基金,碳中和ETF跟踪的是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简称“SEEE碳中和”),发布时间是2021年10月21日。 按照指数发布预告(2021年9月22日)的表述,其发布背景与“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国家重要战略部署直接相关;碳中和、ESG等绿色指数皆被认为是“资本市场落实碳中和战略,推动可持续投资实践的重要工具和载体”。 所谓“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是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做出的一项承诺,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围绕上述承诺,一年之后的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 上述文件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其中,“双轮驱动”原则指的是“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显然,无论是SEEE碳中和指数的发布,还是碳中和ETF的发行,作为一种市场机制,都是对“双轮驱动”原则的贯彻。 正是在同一日(2021年9月22日),中证指数公司官网刊登了关于发布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的预告。 有何特性? 除了SEEE碳中和,中证指数公司还单独发布了碳中和60指数,时间是2021年11月9日,稍晚于前者。2022年3月7日,该公司还发布了沪深300碳中和指数。不过,截至7月19日,市场上暂无跟踪该两个指数的基金。 除此之外,中证指数公司早在2011年1月发布的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简称“内地低碳”,代码000977)更加值得一提,因为跟踪这只指数的ETF基金已经有5只(仅含主基金,不含联接基金),简称都以“碳中和”为名,例如易方达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简称“碳中和50ETF”,华夏、银华、鹏华、泰康旗下的产品简称分别为“碳中和ETF”、“碳中和ETF基金”、“碳中和ETF基金”、“泰康碳中和ETF基金”。此外,还有11只低碳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参照这只指数的收益率制定业绩基准。 那么,与上述几只指数相比,SEEE碳中和指数的独特性何在? 《样本列表》显示,SEEE碳中和指数成分股共计100只,其中,沪市51只,深市49只。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这些成分股主要来自两大领域,其一是“清洁能源与储能、绿色交通、减碳和固碳技术等深度低碳领域”,其二是“火电、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建筑等高碳减排领域”;前一领域中“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以及后一领域中“碳减排潜力较大的”上市公司,才有机会入选。 上述有关行业的选择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前述《意见》相关精神的贯彻。 按照《意见》要求,为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中国将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完善政策机制。 在行业选择标准上,碳中和60指数与SEEE碳中和指数完全相同,也是主要选自清洁能源与储能、绿色交通等深度低碳领域,以及火电、建材、化工等高碳减排领域的上市公司。 不同的是,在碳中和60指数中,来自深度低碳领域的上市公司占到七成,而在SEEE碳中和指数中,几乎是各占五成。 沪深300碳中和指数由292只成分股构成,但因其成分股与重合度高达97.33%,于“双碳”主题投资者而言,参考价值不大。 中证内地低碳指数由50只成分股构成,主营业务为清洁能源发电、能源转换及存储、清洁生产及消费与废物处理等,其中,上交所上市22只(其中4只在科创板上市),深交所上市的28只(其中26只在创业板上市)。相较于SEEE碳中和指数,内地低碳指数同样聚焦深度低碳领域,兼顾环保领域,但对高碳减排领域涉及较少。 从最新《样本列表》来看,SEEE碳中和、碳中和60以及内地低碳指数的成分股有不同程度的重合,有31只股票同时是该3只指数的成分股,例如、、、、等;有51只股票同时是SEEE碳中和及碳中和60的成分股,例如、等;有46只股票为SEEE碳中和指数独有,例如、、等。 值得一提的是,双碳赛道与新能源赛道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根据最新《样本列表》,有34只股票同时是SEEE碳中和与的成分股,其合计权重占到SEEE碳中和的50.13%,占到中证新能指数的77.25%,除了众所周知的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等股票,还包括、、等。 市场表现方面,中证官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SEEE碳中和、碳中和60以及内地低碳指数最近三年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1.55%、35.36%和41.17%,2022年以来涨幅分别为-6.50%、-2.29%、-2.67%。 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以及中证新能源指数最近三年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90%、11.27%和47.86%,2022年以来涨幅分别为-9.90%、-15.90%和-3.45%。 估值方面,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SEEE碳中和、碳中和60以及内地低碳指数的PE(TTM)分别为25.43倍、28.84倍和37.61倍,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以及中证新能源指数分别为12.76倍、28.07倍和41.15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天安财险前3季在黑龙江财产险亿元保费投诉量居首
- 29家上市银行科技投入大比拼
- 资金充裕实体需求却不足,债市“滚隔夜”卷土重来
- 我国夏油喜获丰收 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
- 雅居乐集团:上半年毛利73.98亿元,借贷利率降至5.59%
- 国常会:将相关企业和行业缓缴养老等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
- 外交部:中美关系只能以双方政治共识为指导
- 7000亿建信基金尴尬:规模“虚胖”,61只基金资产低于5000万
-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最快”图数据库开源,TuGraph开启新里程
- 拜登访日又谈台湾,意欲何为?
- 盘后机构策略:A股进入政策利好频出、盈利悲观预期触底的阶段
- 外交部: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 Redmi首款平板正式入网:配22.5W+7800mAh电池
- 德国经济部长:必须寻找能源安全与其他问题的共同解决方案
- 欧洲确诊和疑似猴痘病例已超100例
- 美国人对经济前景越来越悲观 分析师预警这12个可怕的经济趋势
- 美国监管机构调查FTX的多位明星代言人
- 消息称苹果iPhone14首次使用LG Innotek前置摄像头:支持自动对焦,成本是之前的三倍
- 外交部:日方在核裁军问题上的立场是虚伪和自相矛盾的
- 瑞·达利欧:在未来几年,货币到底是什么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