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俄乌冲突倒逼能源转型,中欧亟待创造绿色合作机遇之窗
原标题:观中国 | 俄乌冲突倒逼能源转型,俄乌中欧亟待创造绿色合作机遇之窗 来源:观中国 导读 在迈向“碳中和”的冲突创造道路上,中国和欧洲有着共同的倒逼目标、坚实的转型中欧之窗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在当前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的亟待机遇背景下,欧盟加速自身能源转型,绿色中欧绿色能源伙伴关系建设也应把握契机,合作加速推进,俄乌协力塑造绿色、冲突创造低碳、倒逼安全、转型中欧之窗高质量发展的亟待机遇全球经济新格局。 作者:于宏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 2021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之后,绿色推进绿色金融、合作绿色产业和绿色市场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俄乌也是大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更是合作实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然而在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影响下,邻避主义、民粹主义、技术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治理和全球化进程开始偏离其原有轨道,全球经济合作处于失速状态。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应该展现担当,积极作为,做世界和平进步的合作建设者。” 欧盟作为较早发展绿色经济的区域经济体,在市场自由化的原则上聚焦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发展,并进一步提出围绕经济绿色转型的发展倡议和实践,通过“欧洲绿色协议”、气候立法、碳关税等制度以及跨绿色俱乐部,志在整合全球绿色产业链与供应链。在当前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加速自身能源转型进程,中欧绿色经济伙伴关系建设应把握契机,加速推进。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2022年3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德领导视频峰会上指出,中欧在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方面有很多共同语言,双方要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原则,持续深化绿色伙伴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双方要继续坚持多边主义,推进重大全球性议程。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充分体现,是在中欧“和平、增长、文明、改革”四大伙伴关系外的又一重要伙伴关系,是超越传统复苏模式、实现中欧绿色复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无论是从战略层面、机制层面还是行动层面,中欧双方都为构建绿色伙伴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战略层面,中欧双方领导人围绕全球气候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等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李克强总理在第23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中强调,对话合作仍然是中欧关系的主导面,互利共赢仍然是中欧合作的主基调,双方应依托现有对话机制在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领域加强协调,共同助力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 在机制层面,已经形成“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等涵盖气候、能源、生态环境以及绿色经济与技术的高级别对话与沟通机制。中欧在G20、气候谈判、生物多样性谈判等多边框架内深入沟通、密切协作,推动环境议题的主流化和全球治理的不断发展。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行动层面,中欧双方已经在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实施了多个合作项目。 在迈向“碳中和”的道路上,中欧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未来应进一步深化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建设。 首先是中欧全球绿色供应链共享。中国拥有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可再生能源专利,并在绿色供应链所必需的关键矿产、工业流程、零部件生产和组装等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在智能电网、氢能网络、碳捕集与封存以及建立安全、可循环和可持续的电池价值链等低碳技术研究和前沿领域开发领先世界,但在创新规模化和商业化方面相对较弱,而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发展正是中国的强项。中欧应充分挖掘优势互补领域,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实现1+1 2的效应。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其次,中欧应发展绿色经济的国际制度供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转型支持。中国应在绿色低碳标准及相应计量体系方面补齐短板,同时通过与欧方合作加快双方之间接轨与互认。一方面,中欧要加快实现绿色低碳标准的衔接,满足准确性、一致性、可比性、透明性等要求的低碳标准计量体系,并在碳关税等议题上开展对话,凝聚共识,在绿色金融、绿色制造等领域开展协商,为中欧双方合作构建新平台,开拓新市场,提供新工具,并且为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参与中欧绿色低碳转型合作进程打开新渠道。另一方面,中欧合作应致力于全球绿色普惠发展,探索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提供更广泛的政策参考和技术解决方案,加快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最后,中欧应有效管控分歧,防范地缘政治和联盟体系对中欧合作的干扰。自拜登政府上台后,美欧政策合流趋势明显,欧美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推出“碳关税”,体现了二者围绕全球气候治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竞争、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利益分配等的深层次分歧。如何通过对话管控分歧、变“零和博弈”为“正和博弈”,考验中欧双方智慧。相向而行是中欧合作成功的重要基础,决定中欧绿色合作的关键在于欧盟是否能够客观评价和承认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实践成果与积极贡献,是否能真正践行自身的战略自主。 图片来源:新华社 美国推进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外交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蒙上了阴影,但2022年以来的全球能源市场波动和欧洲“煤、气、电”危机也为中欧绿色合作提供了机遇之窗。地缘政治和大宗商品市场震荡凸显能源安全挑战,即化石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欧盟能源脱碳进程为此明显加快。一方面,欧盟未来可能执行更严格的绿色低碳产品标准,以保护承担更高能源成本的本土企业,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时将面临更高的气候政策风险。另一方面,在高企的能源成本之下,欧盟更需要相对低成本的中国绿色低碳产品,包括用质价皆优的中国光伏、风电组件和新能源汽车来构筑欧洲绿色能源体系。 欧盟在安全环境趋差、资金大量外流、通胀严重、经济受挫的情况下,更需要一个稳定向好的中欧关系来稳经济、保民生、降风险。中欧双方应抓住这一合作契机,在绿色金融互通、绿色技术合作、绿色供应链接轨等方面尽快达成共识,深化绿色伙伴关系,协力塑造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的全球经济新格局,共同推进全球经济和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 最近发表
-
- 白电龙头公司二季度业绩明显改善
- 创业板指6连阳!医药、储能联袂大涨,比亚迪业绩超预期!香飘飘牵手网红应声涨停!陈光明决定从此专心选股
- 美瞳,重演一个“口红神话”?
- 债市堪忧 英国央行拟再次推迟发债
- 收评:北向资金净卖出26.46亿元,沪股通净卖出7.69亿元
- 重大变化!英美突传两大利好,全球最强动力启动?万亿储能迎来15地驱动,高盛意外发声:更看好A股
- Meta的元宇宙又“造假”了,扎克伯格老爷的这条大腿还接的上么…
- 长城汽车拟回购2000万股至4000万股A股 每股回购价不超45元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进入倒计时!比亚迪官宣涨价,专家:明年年初将有小规模涨价潮
- 沪指高开震荡逼近3100点 利好提振中药行业飙升3.59% 机构认为四季度市场或现反转级别走势
- 随机阅读
-
- 多位美联储官员放“狠话”:“不惜一切代价”抗通胀,但也有人对下调加息幅度松口
- 黑芝麻取消临时股东大会 加码新能源有变数?
- 罗氏CEO对其阿尔茨海默氏症试验持谨慎态度 称不一定会取得成功
- 碧桂园地产控股股东连续回购债券 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 解析六大行半年报:贷款增量创新高 资产质量总体向好
- 抖音电商上线“9块9特价”频道向低线渗透,电商下沉市场再迎变局
- 国家药监局:1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
- 2022年10月19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除了球场上,世界杯哪都不缺“中国队”
- 续见日升日跌,留意纳指牛49536,法兴恒指牛54113、美团购25440
- 实探宜春,“亚洲锂都”能否因锂而兴?
- 蔚来李斌:特斯拉如果不改进产品和服务,很快会被市场淘汰
- 北京农商银行付东升:立足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和农情,当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身边人
- 欧盟金融官员敦促美国政界人士制定规则全面监管加密货币行业
- 时隔四年再发股权激励计划,舍得酒业冲击百亿目标
- 361度主品牌第三季度零售额同比录得中双位数增长
- 快手商业化进入阵痛期:年内三易负责人,王剑伟上任被指“兽医治大病”
- 天猫将在微信试水电商?知情人士:是品宣号,涉及优惠券发放
- 三家保险巨头公告:今年累计投入逾10.2万亿元 支持实体经济及服务国家战略
- 又有车企入局!保险中介市场两大动向:新势力跑步进场、严监管加速清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