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浦迈:疫情及关联客户催肥业绩助力IPO
若非疫情及关联客户带来的奥浦业绩增长,以及费用上的迈疫控制,奥浦迈存在无法满足上市标准的情及可能。 证券市场周刊特约作者余祎/文 奥浦迈主营业务为细胞培养基系列产品和生物药委托开发生产服务。关联2018-2021年,客户奥浦迈营收分别为3384万元、催肥5852万元、业绩1.25亿元及2.13亿元,助力净利润分别为-4248万元、奥浦-1227万元、迈疫1168万元及6039万元。情及公司前两年营收增长并不明显,关联但2020年起业绩呈现较快增长。客户2022年4月13日,催肥奥浦迈科创板上市申请过会,业绩公司IPO拟募集资金5.03亿元。 新冠疫情之前,奥浦迈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2020年因疫情爆发带来的进口替代效应,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另外,关联客户也为公司贡献了一定的收入,研发费用也未随收入增长而增长,反而出现下降。若非疫情及关联客户带来的业绩增长,以及费用上的控制,奥浦迈存在无法满足上市标准的可能。 疫情及关联客户加速业绩增长 2018-2021年,公司培养基业务营收分别为1971万元、2602万元、5337万元、1.28亿元,2019-2021年同比增速分别为32.01%、105.11%、139.46%。但实际上,2020-2021年培养基业务营收大幅增长与疫情爆发有一定关系。 从竞争格局看,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以进口厂商为主,进口依赖严重,2018年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为15.91亿元,进口金额为13.92亿元,进口依赖程度达87.51%。其中,前三大进口厂商在中国培养基市场的整体占比为64.7%,而在中国中高端的蛋白及抗体药物培养基市场占据81.4%的市场份额。而且,国内细胞培养基产品主要供给低端需求,在中高端培养基领域,进口垄断的格局更为明显。 奥浦迈2020年以来的业绩爆发与新冠疫情有关。此次疫情导致的国外培养基厂商生产中断、物流停滞以及贸易、人员入境管制对国内培养基下游制药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内培养基进口替代效应。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在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细胞培养基的进口量增速下降,进口总量较2020年上半年有所回落。根据沙利文咨询研究,中国培养基市场中,国产培养基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20.4%增长至2020年的22.8%。据沙利文咨询研究,奥浦迈在国内培养基市场国产厂商中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充分享受到了行业进口替代的红利。 不同于培养基业务,奥浦迈的CDMO业务不仅规模较小,收入增速还明显放缓。据招股书,中国生物药CDMO市场规模约91.11亿元,其中药明生物、、、金斯瑞、勃林格殷格翰的市占率分别为61.6%、11.4%、8.8%、3.1%、2.9%,然而2018-2021年,公司CDMO业务营收分别为1414万元、3250万元、7160万元、8488万元,收入规模未过亿元;2019-2021年同比增速为129.84%、120.31%、18.55%。并且,2021年该业务收入增长全部来自于关联客户。 奥浦迈前五大客户中,北京免疫方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免疫方舟”)是公司的关联方。据招股书,2017年5月至2020年8月,奥浦迈实际控制人贺芸芬曾于免疫方舟担任董事。2021年,公司为免疫方舟提供多阶段CDMO技术服务,合同金额合计1580万元;奥浦迈当期确认收入1395万元,高于公司2021年CDMO业务营收增量1328万元。 除关联客户外,奥浦迈实控人前任职单位及前同事创办企业也为公司贡献了一定收入增量。上海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岸迈生物”)是奥浦迈2019-2021年的第五大、第二大、第三大客户,公司对其销售金额分别为244万元、1559万元、1504万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4.16%、12.48%、7.07%。据第一轮审核问询回复,岸迈生物成立于2016年2月,成立当年即与奥浦迈合作,其创始人与公司实控人系前任职单位同事。 此外,奥浦迈的大客户还包括实控人曾任职的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下称“睿智化学”)。2019年和2020年,睿智化学向奥浦迈采购额分别为156万元、285万元,是公司培养基业务的第五大客户和第四大客户。 奥浦迈的业绩增长能持续多久? 2022年1-3月,奥浦迈实现营收7267万元,归母净利润252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3.73%、300.74%,业绩继续呈现高速增长。 情况到二季度发生了变化。据招股书注册稿,公司预计2022年1-6月营收为1.38亿元至1.42亿元,相比2021年1-6月的8239万元增长67.5%至72.35%;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800万元至42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791万元增长112.14%至134.48%。 由以上数据可知,奥浦迈预计2022年二季度营收为6533万元至6933万元,相比2021年二季度的4839万元增长35.01%至43.27%;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273万元至1673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160万元增长9.74%至44.22%。可见,2022年二季度,奥浦迈的业绩增速环比大幅下滑,或许表明其业绩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存疑。 勉强满足上市标准 2018-2021年,奥浦迈净利润分别为-4248万元、-1227万元、1168万元及6039万元,净利润直至2020年才转正。在此背后,奥浦迈还可能存在费用上的控制。 2018-2021年,奥浦迈研发费用分别为787万元、2344万元、2256万元、196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3.24%、40.05%、18.05%、9.26%。不仅占比下降,2020年起金额也呈现降低。 据招股书注册稿,奥浦迈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公司发行后总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2020年和2021年,奥浦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分别为545万元、4954万元,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5499万元,刚过5000万元的及格线。也就是说,若非疫情及关联客户带来的业绩增长,以及费用上的控制,奥浦迈存在无法满足上市标准的可能。 科创属性相关指标要求方面,奥浦迈也是勉强符合。 据招股书注册稿,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34人,占公司总员工208人的比例为16.35%;截至目前,公司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共5项,并形成了主营业务收入。因此,奥浦迈符合“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的科创属性评价标准。 不过,公司研发人员的认定存在一定可调节空间。据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奥浦迈研发人员不仅从事研发活动,还从事生产活动。具体而言,公司将研发工时占比超过50%的人员界定为研发人员,研发工时占比不足50%的人员界定为生产人员;其中,研发工时占其总工时比例超过50%的人数,也就是公司所认定的研发人员人数分别为31人、24人和34人,占发行人总人数比例为24.60%、15.29%和16.35%。 那么,若仅将研发工时占比为100%的人员认定为研发人员,奥浦迈将无法满足科创属性指标。回复显示,2021年,公司研发工时占比100%的人数为20个,占公司总人数比例9.62%,未达到10%的标准线。 一般而言,研发人员应有更高的待遇,但奥浦迈研发人员人均薪酬在公司中只处于平均水平。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分别为823万元、587万元、1642万元,相应人数分别为34人、16人、43人,可知研发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的人均薪酬分别为24.21万元、36.69万元、38.19万元,研发人员薪酬不及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2021年,公司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099万元,经计算可知公司员工的平均薪酬为24.51万元。 奥浦迈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共5项,刚好满足科创属性要求。不过,其中有两项专利为2021年新近取得。据招股书注册稿,公司的五项专利分别于2017年、2018年、2020年9月、2021年2月、2021年3月取得。 虽然2020-2021年奥浦迈共取得三项专利,占到总数的60%,但公司研发费用相较以往却呈现下降。如上所述,2018-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787万元、2344万元、2256万元、1969万元,这种变化是否合理呢?
- 最近发表
-
- 高盛称美元兑亚币涨势可能渐近尾声,看涨韩元、新元和印尼盾
- 甘肃省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步提质的发展态势 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1%
- 麦迪森控股发盈喜 预期中期股东应占溢利不少于1250万港元
- 深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稳中有进显活力 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发展良好有韧性 超九成注册制公司盈利
- 美国企业对特定位置共享系统、相关软件提起337调查申请,美中韩日共27家企业涉案
- 苏泊尔靠压减费用3.42亿促净利增6800万 SEB集团再推高分红累计分走69亿
- 马斯克改造Twitter面临两大难题 处理不好会是“一生的滑铁卢”?
- 麦当劳继续加速在中国扩张,今年新开800家门店创新高
- 又是一场世纪骗局!女版乔布斯获刑11年,人类距离“滴血验癌”还有多远?
- 日媒:日本拟在小笠原群岛附近海域开采稀土
- 随机阅读
-
- 中国银行马龙:数字化转型是一场触及组织经营范式的深刻变革
- 外汇交易提醒:美联储转鸽预期限制美指涨幅,英国经济衰退风险令英镑承压
- 片仔癀炒作熄火:对冲见效 市场价格与企业市值同坐“过山车”
- 德和科技受到多次处罚,子公司停产
- NASA :到2030年,科学家可能将在月球生活
- 三亚出台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规划
- 日本对明年天然气供应感到担忧
- 棉花期权 卖出看涨期权策略为宜
- “掌上高铁”更名,乘客吐槽高铁Wi-Fi形同虚设
- 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净利下降15.6% ,日均盈利减少1.07亿
- N型电池产业化提速 光伏辅料迎发展新机遇
- 铝价下跌 三季度铝企盈利能力下降
- 经济日报:房屋公摊面积该怎么算
- 上半年期末客户资产规模超十万亿元 上海证券业稳步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 我爱我家三季度扭亏净利增7成 租赁业务占半壁江山聚焦数字转型
- 两省区强调精准防控:不能无差别封控,让城市逐渐恢复活力
-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1.7%,哔哩哔哩跌7%小鹏汽车跌超5%
- 新兴市场清洁投资窘迫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难解
- 为个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答记者问
- 中保协发布建设规划:建立与销售能力资质对应的分级销售授权规则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