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鼎控股产品良率提升净利增125% 五年半投72亿研发PCB排名全球第一
炒股就看,鹏鼎排名权威,控股专业,产品及时,良率全面,提升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净利 来源:长江商报 高端产能放量,增年(002938.SZ)在PCB领域继续保持强大的半投竞争力。 8月9日晚间,亿研鹏鼎控股披露2022年中报,全球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1.9亿元,鹏鼎排名同比增长18.6%;实现净利润14.26亿元,控股同比增长125.24%;扣非净利润13.67亿元,产品同比增长197.49%。良率 同时,提升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上半年,鹏鼎控股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3.02亿元,较上年增长179.54%,超去年全年水平,保持着良好的造血能力。 根据Prismark2018—2022年以营收计算的全球PCB企业排名,公司2017—2021年连续五年位列全球最大PCB生产企业。 这也离不开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鹏鼎控股五年半研发费用合计达71.58亿元。公司累计获得专利999项,其中91%为发明专利。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增179.54% 根据Prismark2022年5月预测,2022年PCB行业预计成长率为4.2%,PCB市场预估至843.41亿美元。2023至2026年之间以4.9%的年复合增长率成长,到2026年全球PCB行业产值将达到1015.59亿美元。 面对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PCB全球龙头,鹏鼎控股积极扩充产能。2021年,公司印制电路板销售量达到265.21亿元,生产力达到274.1亿元。 2022年,鹏鼎控股预计资本支出额为43亿元,而资金也基本用于扩产,包括总部大楼建设项目、深圳第二园区建设项目、淮安第三园区高端HDI和先进SLP类载板智能制造项目、淮安第一园区(原综保园区)硬板厂转型项目等。 由于产能利用率较上年提升以及公司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技术能力、工艺能力及管理能力,使新产品的良率稳步提高,鹏鼎控股上半年盈利能力得以成长。 2022年上半年,鹏鼎控股实现营收141.9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125.24%;实现扣非净利润13.67亿元,同比增长197.49%。其中,公司二季度实现营收71.14亿元,同比增长13.35%;净利润8.3亿元、扣非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195.24%、238.48%。 值得一提的是,鹏鼎控股利润增长还得益于公司持续的降本增效。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均有下降,分别为7880.21万元、5.35亿元、-2.26亿元,同比分别降低3.38%、7.92%、667.67%。 截至2022年6月30日,鹏鼎控股资产负债率为29.68%,位于行业较低水平。同时,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82天,存货周转天数62天,均为行业较好水平。 此外,公司还保持着良好的造血能力,2017—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分别净流入16.73亿元、62.1亿元、41.62亿元、51.84亿元、42.96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3.02亿元,较上年增长179.54%,超去年全年水平。 累计获得专利999项 公开资料显示,鹏鼎控股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其母公司臻鼎科技控股为富士康旗下子公司。2018年9月,鹏鼎控股在深交所正式上市。 鹏鼎控股为全球范围内少数同时具备各类PCB产品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能力的专业大型厂商,拥有优质多样的PCB产品线,主要产品范围涵盖FPC、HDI、RPCB、Module、SLP、Rigid Flex等多类产品,并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产品、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类产品以及汽车、服务器等产品。 根据中国电子电路协会(CPCA)中国电子电路排行榜,鹏鼎控股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第一。同时根据Prismark2018—2022年以营收计算的全球PCB企业排名,公司2017—2021年连续五年位列全球最大PCB生产企业。 发展多年,鹏鼎控股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包括苹果公司、Google、SONY、华为、Amazon、微软、OPPO、vivo等国内外领先品牌客户。 由于主要客户及供应商大部分为境外企业,鹏鼎控股主要营收基本来自海外,尤其是美国地区。 2019—2021年,鹏鼎控股美国地区营收分别为174.97亿元、206亿元、254.1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65.74%、69.01%、76.28%,毛利率分别为21.45%、19.24%、20.37%。 2022年上半年,鹏鼎控股美国地区营收达到104.6亿元,营收占比73.71%,毛利率18.63%,较上年同期增长1.77%。 值得一提的是,鹏鼎控股也长期专注PCB技术研发。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专利999项,其中91%为发明专利。 2017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鹏鼎控股研发费用分别为10.22亿元、12.23亿元、13.52亿元、12.59亿元、15.72亿元、7.3亿元,五年半研发费用合计投入71.58亿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经济日报:房屋公摊面积该怎么算
- “热烈欢迎深圳购房团”!东莞楼市新政一周 新房成交量创年内新高
- 疫情冲击致京沪高铁由盈转亏 上半年预亏最高15.47亿元
- 15家银行回应:房贷整体风险可控
- 扎波罗热核电站又发生十多次爆炸,俄乌互相指责
- 湖南组建两大产业集团公司 一个姓“矿”一个姓“农”
- 美国劳工统计局称网上流传的6月通胀报告是假的
- 靠关联交易年入千万,重庆首富蒋仁生拟造第二个“智飞生物”?
- 食品老字号满足新需求:提升消费体验,拓展销售渠道,开发新型产品
- 韩媒:“倦怠社会”来临,过半年轻人在自我实现中“身心俱疲”
- 中国太平人寿保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鑫:立足澳门实际 促进粤港澳保险市场互联互通
- 黑色星期四!美指站上109,金油汇“大地震”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减少59.1%
- 白宫推动扩大半导体生产的资金法案进度缓慢 英特尔正失去耐心
- 票面利率调降300bp,债权人震惊或会积极回售光大公司债
- 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会晤
- Apple Pay北京一卡通充值优惠活动 满6减2
- 发改委:鼓励在高速公路领域稳妥开展 基础设施REITs试点
- 深度|业主停贷调查
- 新规实施!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冒充特医食品难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