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重要发布 2022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8万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 1月20日,工信工信部发布2022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部重电信业务收入延续较快增长态势;5G、发布千兆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部署,年国不断增强数字化发展支撑作用;信息服务供给提质升级,电信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数字化新动能。业务元 2022年,收入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8万亿元,累计比上年增长8.0%,完成万亿保持自2014年来较高增长水平。工信以数据中心、部重云计算、发布大数据、年国物联网等为主的电信新兴数字化服务快速发展,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64.2%。业务元 通信行业投资保持增长,2022年,通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193亿元,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增长3.3%。投资进一步向新基建倾斜,其中完成5G投资超1803亿元,占比达43%;互联网及数据通信投资增长最快,比上年增长26.2%。 行业增长态势向好,新兴业务贡献率已超六成 公报显示,电信业务量收入呈较快增长态势,2022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保持自2014年来较高增长水平。按照上年不变单价计算,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业务增收作用不断增强,以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主的新兴数字化服务快速发展,收入比上年增长32.4%,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64.2%。以移动数据流量、宽带接入、语音、短信为主的传统业务仍发挥稳定器作用,收入比上年增长1.7%,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66.8%,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 综合服务价格持续下降。通信业推动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较上年下降超10%,面向脱贫户、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精准降费,不断降低社会生活生产总成本、助力企业数字化发展。 网络基础能力持续增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双千兆”网络覆盖广度深度持续扩展。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截至2022年底,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958万公里,比上年末净增477万公里,网络运力不断增强。 固定网络逐步实现从百兆向千兆跃升,截至2022年底,建成具备千兆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1523万个,较上年末接近翻一番水平,全国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移动网络保持5G建设全球领先,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31.2万个,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6.4个,比上年末提高6.3个。 同时,数据中心布局与数据处理能力持续优化。截至2022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机架数达81.8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4万个。其中,中西部地区机架数占比达21.9%,较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数据中心过度集中在东部的局面有所改善。 基础电信企业加大自身算力建设力度,自用数据中心机架数比上年末净增16万个,对外提供的公共基础算力规模超18EFlops(E指千兆兆,Flops指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着力打造网络、连接、算力、数据、安全等一体化融合服务能力,为提供高质量新型数字化服务奠定基础。 行业投资和融合应用发力,拉动数字经济需求增长 公报显示,通信行业投资保持增长。2022年,通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193亿元,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增长3.3%。投资进一步向新基建倾斜,其中完成5G投资超1803亿元,占比达43%;互联网及数据通信投资增长最快,比上年增长26.2%。 数据流量消费活跃。2022年,在千兆光纤网络、5G等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下,在网络直播等大流量应用普及和部分领域物联网应用的拉动下,移动互联网流量、固定宽带接入流量、物联网终端接入流量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618亿GB,比上年增长18.1%,月户均接入流量(DOU)达到15.2GB/户·月,较上年提高1.84GB/户·月;固定宽带的接入流量增长达47.2%;物联网终端的接入流量增速达64.4%。以数据流量为承载的数字消费广泛渗透生产生活服务各个领域,并不断创新消费内容和形态。 此外,通信行业融合应用不断拓展。2022年,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字政务等领域融合应用成果不断涌现,全国投资建设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4000个,打造了一批5G全连接工厂。电信企业利用5G切片技术提供了超1.4万个5G虚拟专网,助力各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进网络和数据安全体系现代化,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石 日前,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先后出席、、、中国铁塔2023年工作会议并指出,信息通信业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加快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加快推进行业管理体系现代化,加快推进网络和数据安全体系现代化。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作出新贡献。 张云明强调,2023年,基础电信企业要系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全面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提升信息通信服务品质和网络安全综合保障水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外,在日前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也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将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夯基础、促应用、保安全,巩固信息通信业优势领先地位。 赵志国强调,要建设高质量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双千兆”网络深度覆盖,实施千兆城市建设行动,构建云边端协同,算存运融合的一体化算力基础设施应用体系,启动电信普遍服务“宽带边疆”工程,推进移动物联网高质量发展。 培育高水平的融合创新应用,大力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信息消费、垂直行业、社会民生、数字政府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引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全面推进基础电信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深化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监管实践,推进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发展。 证券研报指出,在“数字经济新基建”、央国企改革深化等政策推动下,通信行业充分受益,估值有望提振。信创背景下,运营商凭借规模优势自主研发开拓云计算等新业务,2023年业绩目标明确,行业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1月5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对央企提出2023年经营目标,要求央企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同时,会议强调将加大对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研报认为,在多项政策支持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有望提速,通信板块在后5G时代有望迎接产业数字化的转型机遇。 责编:朱雨蒙 校对:祝甜婷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农业农村部:11月21日全国猪肉平均价为33.53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1.4%
- 北京市商务局:针对短时间内消费量增加现象,加大备货调拨
- 网民建议向亲属有限开放已故公民个人档案,国家档案局:认真研究
- 快讯:沪指距2021年12月31日高点跌超20% 进入技术性熊市
- 法兴银行:标普500指数有望在2023年底前达到3800点
- 澳大利亚防长指控中国为了争取国际合约而行贿他国,汪文斌:中方坚决反对
- 湖南醴陵国瓷街道回应“城管暴摔老人”:私自建房引纷争
-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1.5亿年前小型翼龙已能水面起飞
- “双碳”助推新能源行业驶入加速赛道,资产管理的“不可能三角”或将打破
- 中国足协公布三级联赛名单:贵州、青岛退出
- 外媒:英首相约翰逊或宣布提前一年大选,避免有力竞争者出现
- 75年来首次!美国将军有罪:强吻罪成立面临7年监禁
- 北证50上线首日开门红 北交所迎指数化投资时代
- 比惨游戏开始!这十只美国疫情初期“神股” 如今一个比一个落魄
-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 飞利浦一季度调整后盈利下降约三分之一
- 十年弯道超车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下半场
- 人保寿险重庆1从业人员被终身禁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 金德尔摩根盘前跌1.37% 第一财季净利同比下降52.66%
- iQOO Neo6 SE曝光,由高通骁龙8 Gen1改为骁龙870芯片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