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年内五度发行央票 人民币重现上半年贬值行情可能性较小
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2022年8月22日,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年内年贬能性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行央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票人中标利率分别为1.90%和2.30%。民币 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重现值行包括美、上半欧、央行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年内年贬能性银行、央行、行央基金、票人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民币投标总量接近750亿元,重现值行约为发行量的上半3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央行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央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向商业银行发行央行票据来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水平。央行发行央票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票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发行央票会收紧香港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同时稳定离岸人民币汇率。 8月22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8198,调贬133个基点,创下2020年9月末以来的新低。事实上,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累计下跌了6.97%。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分别较上一期下调5个和15个基点。 离岸市场上,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早间一度跌破6.85,日内贬值逾200点。今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计下跌7.5%。 央行表示,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常态化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不仅丰富了香港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流动性管理工具,而且带动了境内金融机构、企业等其他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近年来,在离岸市场发行的人民币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不断增加,发行方式和发行地点日益多样化,表明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对于促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央行五度出手发行央票 据记者统计,为应对美联储加息下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央行今年以来五度出手发行央票回收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 2022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30%。 2022年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9%和2.80%。 2022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60%。 2022年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50%和2.70%。 人民币重现上半年贬值行情可能性较小 经过4—5月上旬阶段性走弱之后,5月下旬至8月上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区间双向波动的走势。8月15日,央行宣布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和逆回购利率之后,人民币兑美元再次走弱,上周人民币相较美元贬值1.1% 。 基于中国增长预期趋弱、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及美元指数走强等逻辑,部分市场参与者担心目前的人民币贬值可能会演变为今年4-5月期间的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 对此中金外汇发布研报指出,当前内外环境与上半年存在诸多不同,人民币汇率的行情或不会简单重复4-5月份的贬值行情。 首先,从内部环境看,虽然7月份的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但下半年的中国经济相比上半年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点:一是疫情的影响相对更温和。虽然7、8月份由于境外输入与暑期出行等原因出现了疫情散发和反弹,但7-8月份的疫情规模相较4-5月份更小。从疫情散发的地点看,目前的疫情基本集中在海南、西藏等省份,经济占比相对有限,对中国经济的整体扰动相对较低。当前各地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基本成型,相比上半年在防范疫情扩散的能力上有所提升。因此,疫情对经济的边际扰动存在逐步递减的可能。 其次,我国对冲经济下行的措施逐步加码。上周MLF意外下调10个基点,反映出7月经济数据偏弱后,政策逐步加码发力的大趋势。据此判断,后续货币、财政政策将会进一步发力,力求将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内。考虑到各方面稳定政策逐步出台并发力,后续我国经济预期逐步好转的概率更大。 再次,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当前国际美元汇率仍然较为强势,但我国的跨境收支相对稳定预计能够缓解贬值压力。 最后,从汇率的绝对水平看,美元指数当前已经处于年内高位,而人民币汇率在经历了近期的调整后,则是回到了长期均值水平以上。相比上半年,美元指数偏离长期均值更远,而人民币则更为接近中性水平。在长期估值纠偏力量的影响下,预计人民币汇率不会简单重复上半年的贬值行情。 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表示,货币政策分化导致中美利差倒挂加剧,对人民币产生情绪扰动,但近期人民币偏弱运行主要受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美元指数高企所致。考虑到国际收支中的基础账户(“经常账户”+“直接投资”)顺差仍能为人民币提供坚实支撑,降息之后中美利差倒挂加剧并未引发股债两市出现明显外资流出,而且MLF缩量续作或对人民币的短端流动性有所收紧,我们认为不用过度交易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和中美利差倒挂加剧对于人民币的影响,情绪释放后人民币有望重回震荡。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记者指出,从利率平价角度来看,美国8月通胀回落存在见顶可能,这意味着美国加息的空间有限,因而美元指数的上升空间也有限。如果不出现经济危机,美元指数达到109可以认为是阶段性的顶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开幕!总奖金超31亿元!卡塔尔世界杯,冠军能得多少?
- 疫情期间如何安全采购?这份指南请查收→
- 工业信部等11部门:开展“携手行动”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 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增进高质量发展成色——“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财税改革与发展
- 彰显对A股的信心!前海开源基金九月以来自购2.9亿元
- 京东高管解读2022年Q1财报:这波疫情对线上、线下企业是一次双杀
- 国有五大行明日起在上海恢复部分营业网点 后续将动态调整
- 欧盟未能就禁运俄石油达成一致 美财政部官员支招:可征收关税
-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 宣扬“核共享”“防卫费翻倍” 安倍强硬主张引争议
- 富士康的大门正在关上
- 央行今日进行1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维持不变
- “囤健康”为何成为年轻人刚需
- 上海:6月1日至6月中下旬 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华泰证券: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放宽释放较强支持住房需求信号
- 首款曲面屏天玑8100手机!vivo S15系列真机公布:颜色罕见
- 国家气候中心:新疆、华中南部、华东大部可能出现夏秋连旱
- 四川5月15日新增本土“14+74”,其中广安“14+69”
- 人民币SDR权重升至12.28% 更多全球资金有望增配人民币资产
- 绿地纽约项目回笼3亿美元 海外成功轻资产转型回收资金超百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