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评论:稳就业,是一道开放考题
1076万。北京 数字面前,商报每年都会有“最难就业季”的评论感叹。但今年,稳业形势似乎格外严峻。道开4月27日,放考人社部召开2022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北京据介绍,商报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新高,评论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稳业情况下,促进就业的道开任务更重。 当晚,放考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北京决定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商报保持就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评论 在开年经济下滑、三重压力之下,就业成为多方的关切点,在中国经济政策调整诸多变量中的分量,逐渐加重。两年前,总理就曾在国常会上表示,“只要就业稳住了,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没什么了不起的”。 这样的信号,如今看来依然清晰。就业向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1076万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怎么走,不仅关系到当下经济复苏的活力与动力,还关系到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发展态势。 稳就业就一直排在“六稳”之首,而稳就业的当务之急,在于保障当前存量就业岗位不会大幅减少,同时想方设法增加与新增就业人群相匹配的就业机会。 稳住存量,需要政府的托底保障,通过减负、纾困、稳岗等措施,稳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对失业人员要加大失业保障、就业援助等力度,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减轻失业对其基本生活的冲击。 在4月27日召开的国常会上,政策对此专门提及。国常会指出,将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的所有困难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 而增加与新增就业人群匹配的就业机会,既要扩大岗位供给与有效输送,促进新兴产业的增长和服务业的升级,也要引导就业人群在现阶段就业、择业观念的调整。 长期以来,一些毕业生的职业期待与用人行业需求之间往往渐行渐远。一些岗位急需补给,但毕业生并不感冒。一些行业备受青睐,门槛越卷越高。 教育部和各省市分别出台措施解决今年特殊的就业问题。这些政策包括服务性较强的岗位推送、见习培训、渠道扩展等。同时,引导毕业生理性对待就业问题,认清现实,把握自己。 “最难就业季”里,就业问题被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意味着它将带动全社会对与此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鼓励全社会以更加多元和务实的态度解决就业问题,是将就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鼓励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让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让产业更迭加速推进。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欧央行高官放鹰:12月将继续“强劲”加息 第三次75基点要来了吗?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聚焦亚洲知识产权趋势与机遇
- 上海检察机关依法提前介入、从快严查涉疫犯罪,看这5起案例
- 个人养老金制度即将出炉,每人每年缴纳上限或为12000元
- 我国将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
- 马骏:未来30年将有487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
- 冯飞会见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
- 花旗:维持李宁买入评级 目标价109.85港元
- 四部门印发通知 合力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
- 卫龙辣条被爆吃出玻璃晶状体硬物 顾客:投诉8天才联系,只愿意赔30
- 手机之后,华为终端祭出“B”计划
- 持续经营能力缺失,*ST东电无奈离场
- 光大期货:11月22日矿钢煤焦日报
- 汽车轮毂制造商步阳国际”四战“港交所 疫情影响公司运营
- 任泽平:女孩子花几万、几十万买一个奢侈品包,成本只有几百块,“这就是炫耀性消费”
- 国常会:各地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及时做好粮食托底收购
- 北京本土感染者+634,135例社会面!市疾控:两例重症感染者未接种加强针
- 胜利监理闯关IPO又终止:背靠中石化,净利增速却赶不上营收增速
- 阳光城:约104亿元的事项正与金融机构或其他合作方谈判
- 被掠夺的乌拉山:失控的铁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