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年亏82亿创始人年薪12亿”冲上热搜!实际情况是......
日前,威马一条#威马年亏82亿创始人年薪12亿#的年亏年薪词条冲上了热搜。 词条内容显示,亿创亿冲威马汽车之前发布的始人上热搜实招股书中披露,2019至2021年之间,际情威马汽车亏损数额持续增加,威马其中,年亏年薪2021年亏损约82亿元。亿创亿冲但威马汽车创始人、始人上热搜实董事长兼CEO沈晖的际情薪资在2021年高达12.6亿元。同年,威马威马汽车向主要管理层支付的年亏年薪薪资总额为17.5亿元,沈晖一人薪资占据了主要管理层薪资的亿创亿冲72%。 此外,始人上热搜实2021年威马汽车的际情行政费用也同比大幅增长57%至27亿元。威马汽车在招股书中解释称,行政费用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向管理层成员授予股份奖励导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大幅增加,以及向C+系列境内投资者支付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 该词条之下,不少网友纷纷直呼羡慕,表示:“无法想象。” 但也有网友称,高管年薪并不应该算上股份收入。 事实上,从招股书来看,沈晖12.6亿元薪酬中,薪金和花红约201万元,受限制股份/购股权开支约12.59亿元。 “12.6亿元的薪资不是沈晖实际到手的薪酬数额,应该是他的薪金和受限制的股份收益两方面的组合。受限制的股份为非现金性质,不是实际的现金支付,也有一些严格的履行条件和标准,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兑付。只有企业上市之后,他才会有可能真正拿到这笔钱。”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按照香港资本市场的逻辑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沈晖的股份收益是一笔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收入,并没有发生实际的支出。而在招股书中披露这一数据,一般是企业选择以一个较高的金额来推动高管为企业的上市作出的贡献而设定的一种激励手段。 事实上,向高管派发股份这种激励手段也是不少企业在IPO前的一贯做法。比如,小米在2018年上市的时候,当年二季度的行政支出高达104.57亿元,同比增长4469.6%,其原因就是小米给小米创办人、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奖励了一笔99亿人民币的股权激励。 “这种股权激励一般都有一些附加目标,高管可能要分阶段或者好几年才能拿到的。而且,高管最终能不能拿到这么多的钱也不一定,要看企业上市之后的发展情况。不过,这笔钱放在上市之前计入账目可以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好的预期,对威马汽车未来的发展将会有更大的积极意义。”上述业内人士称。 招股书显示,2021年10月~2022年3月,威马汽车完成D轮融资,募集5.96亿美元,投后估值为70.4亿美元,以2021年底的汇率来计算,投后估值约为人民币451亿元。从终端销量来看,今年前8个月,威马汽车累计交付新车(上险数)约为2.9万辆,同比增长41%。 目前,威马汽车已经提交了IPO申请,接下来还有审阅、听证、路演等一系列程序。后续威马汽车的上市之路,业内仍将持续关注。 记者|黄辛旭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探索财富管理银行新路径,锚定三大北极星指标!光大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近20%,不良率仅1.24%
- 跨界折戟,回归房地产!荣丰控股股价应声下跌
- 全面注册制来了,A股会变好吗?
- 又一造车新势力推出限时购车权益,哪吒汽车30万辆年销目标压力不小
- 稳定猪肉价格及供给,避免新一轮周期性的“蛛网”效应
- 未拆封退烧药被大量丢弃!家里囤的剩余药、过期药该如何处理?
- 四家硅料企业2022年净利润大幅预增
-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罗军:ChatGPT的出现,将元宇宙实现至少提前了10年
- 花旗:维持腾讯买入评级 目标价468港元
- “地下北三环”!北京地铁新线12号线加速建设
- 美股今日休市一日 CME旗下贵金属、美国原油期货合约交易提前结束
- 意外现身基辅后,拜登刚刚连发三推
- 北京连续四年位居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榜首
- 神秘失联的投资大佬和他的资本版图
- 基金圈刮起“减负”风 蔡嵩松、冯明远等知名基金经理卸任或增聘帮手 基民投资体验能否好一点
- 打赏后主播帮忙表白 抖音直播间代打电话火了:官方出手治理
-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国有上市公司估值偏低 应苦练内功、做大市值
- 年审机构时隔9个月“改口” *ST科林2021年年报变非标
- 广发期货异动点评:铁打的美联储,变幻莫测的原油
- 2月20日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