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金融科技伦理失范或放大风险危及公共安全
原标题:肖钢:金融科技伦理失范或放大风险危及公共安全 中新社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 王恩博)随着金融和科技融合愈加紧密,肖钢险危金融科技伦理问题进入人们的金融及视野。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14日在北京强调,科技金融科技伦理失范可能放大金融风险,伦理危及公共安全。失范加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是或放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防线。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当天在北京发布《构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课题报告。大风这份报告指出,共安当前金融科技“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属性使得金融活动过程出现违约成本低、肖钢险危隐私信息泄漏、金融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科技加之金融行业本身的伦理外部性、逐利性、失范高杠杆特征,或放导致伦理问题更加突出。大风 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机构自主开展以及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的金融科技业务规模合计7.5万亿元人民币,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23家,占全球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总数的41%左右。这意味着金融科技一旦存在伦理失范问题,往往会引起较大社会危害。 作为课题牵头人,肖钢在解读报告时说,侵犯隐私、泄露数据、垄断数据、数据鸿沟等问题带来的风险事件和不良影响近几年时有发生,算法歧视和算法控制问题突出。例如,底层算法的不完善、技术路线的偏差等技术失灵,在高频交易、等特定场景下一旦触发风险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引发风险急剧扩散的“蝴蝶效应”。 为此报告提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应做到伦理风险可控。金融科技发展变化快、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必须安装“控制阀”,建立审慎评估制度。对新技术运用、新产品开发要有清晰控制流程与问责机制,确保行为可中断、过程可逆转、责任可追溯。 报告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设立专门的金融科技伦理委员会,指导和协调推动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同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构建多层次金融科技伦理规则体系,实施金融科技伦理标准,强化对违反金融科技伦理有关行为的责任追究。(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世界产权组织报告:去年亚洲推动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创新高
- 光大期货:豆一不建议盘面继续追涨操作
- 受通胀影响,日本实际工资连续三个月下降
- 外汇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 牢牢抓住能源转型牛鼻子——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 美称推迟导弹试射“是要展现负责任的态度” 中方:真负责任应该这么做!
- 交通运输部: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吸纳群众参与工程建设
- 一季度我国银行办理非现金支付1149.85万亿元
- 刚裁员又招聘?马斯克打造“硬核”推特又有新动作
- 天沃科技盈转亏股价反四涨停 上市11年累亏13.44亿难突围
- 奥美医疗荆门厂区“胶水有毒”,43名员工中毒1人心梗身亡
- 大成食品:韦俊贤将兼任行政总裁
- 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创历史新高,中国有效专利数量居首
- 中国人寿财险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77亿元
-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就2022年上半年国际收支状况答记者问
- 快讯:指数午后继续走强深成指、创指双双涨逾1% 半导体芯片股持续强势
-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稳步上升
- 罕见!北京放宽三个楼盘购房政策,啥信号?
- 世界飞盘联合会发表声明,确认飞盘无缘2028洛杉矶奥运
- 国盛证券:维持思摩尔国际买入评级 产能审批额度充裕 国内格局趋于清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