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跌83%,腾讯、富达被收割,医脉通的真实盈利能力到底有没有变差?
炒股就看,股价割医权威,暴跌被收变差专业,腾讯及时,富达全面,脉通没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真底 来源:市值风云 上市之前,实盈正是利能力公司进行流量变现的初期,但是股价割医从2021年开始,公司可能迎来了流量变现的暴跌被收变差拐点:不仅收入增速降低,利润增速也出现大幅降低。腾讯 作者 | 罗兰 编辑 | 小白 股价暴跌83%,富达大牌机构照样被割韭菜 近日,脉通没中国最大的真底在线专业医师社区平台——医脉通(02192.HK)发布了2021年全年的业绩公告。 在发布这个年度业绩之前,实盈医脉通的股价走势非常糟糕。公司发行价为27.2港元,自2021年7月上市之后,股价不断走高。但是自从进入12月份后,医脉通的股价便开始进入持续性的下跌趋势。 现在,医脉通的股价已经跌到8港元左右。与发行价相比下跌了71%,距离最高价47港元,则下跌了83%。短短4个月,公司市值从最高的300多亿港元跌到现在不到60亿港元。五分之四的市值跌没了。 这次医脉通上市,是有基石投资者的。这些基石投资者,还不是一般的投资机构,其阵容非常豪华,堪称豪华股东朋友圈。 公司招股书显示,基石投资者共有7个,他们以公司股票的发行价格(27.2港元)合计认购2.2亿美元。 其中,腾讯认购了4000万美元。作为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之一的GIC,也认购了4000万美元。而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富达基金,则认购了8000万美元。 随着医脉通的股价不断走低,这些认购金额达到几个亿港元的基石投资者,也是深度套牢。在市场大行情面前,这些大牌投资机构,一样会被割韭菜。 不过,也许几个亿的资金量对他们来说不算啥。这就体现出投资组合的配置以及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了。 满仓,且单吊一只票,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值得注意的是,医脉通由田立平、田立新、田立军三姐弟创立。2013年,田氏家族向日本索尼的子公司——M3集团出售了公司50%的股权。田氏家族和M3集团共同成为医脉通的实际控制人。 当时M3集团为了拿到医脉通50%的股权,所支付的总价格是1220万美元。换算一下,每股的购买成本仅为0.0456美元,大概0.36港元的样子。 即便医脉通的股价跌成这个熊样,早年投资的日本M3集团,依然还是赚的。投资回报率依然高达20倍以上。 注册医师数量占比持续走低,广告收入占比超过90% 医脉通的行情走得这么差,是因为2021年公司业绩表现很差吗?还是说业绩暴雷了?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公司最新的业绩数据。 医脉通是中国最大的在线专业医师社区平台。公司的商业模式不复杂,简单讲就是建立一个垂直的、面向执业医师的社区平台。然后以庞大的执业医师数量作为流量基础,去吸引客户在平台上投放广告。 详情可以参考风云君写的一篇关于医脉通的研报——《建社区,引流量,卖广告!医脉通:商业模式走通,但门槛并不高》,下载市值风云APP搜索关键字,即可查看该研报的全部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医脉通的核心用户群体是执业医师,而不是一般的普通用户。医师才是主要的广告受众。而投放广告的,主要是医药和医疗设备企业。 2018-2021年,作为公司的核心用户群,注册医师数量从200万增加到310万。虽然数量是增加的,但是注册医师数占总注册用户数的比例从80%持续下降至56%。这说明:医脉通平台内的非医师用户数量越来越多。 纵向看,2019和2020年的注册医师数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和9%。2021年的同比增长率为29%。也就是说2021年公司核心用户数量的增长比往年要更快一些。 医脉通最大的收入来源是精准营销解决方案收入,也就是广告收入。 2018-2021年,精准营销解决方案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63.7%提高到91.2%。随着注册医师数量的不断增加,广告收入占比越来越大。 公司真实的盈利能力到底有没有变差? 2021年医脉通的毛利率为70.8%,和2020年的72.9%相比,变化不大。 2021年医脉通的净利率仅为15.8%,相比2020年大幅下滑,甚至比2018年的净利率还要低。公司的盈利能力真的突然变得这么差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根据公司2021年业绩公告,2021年存在两项特殊的开支,这和往年有所不同。一项是公司上市的一次性费用支出(包括汇兑差额)。另一项则是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 这些支出要么是非经营性质的,要么就是对公司的现金流不产生影响。如果不考虑这些开支的话。那公司经调整之后的净利率,在2021年可以达到37.7%。这和2020年的39.7%,几乎没差多少。 经调整净利增速同比大降,公司迎来流量变现的拐点? 医脉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业绩增速放缓。 2021年医脉通的营业收入为2.84亿元,同比增速为33%,不仅低于2020年的75%,甚至低于2019年的47%。 经调整的净利润,则表现得更加明显。 2019年和2020年经调整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分别高达121%和174%。但是到了2021年,同比增速仅为26%,较前两年大幅度下滑。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的增长步伐,在2021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放缓。风云君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公司已经进入到了流量变现的后期阶段。 从商业模式看,医脉通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平台流量池,然后第二步就是卖广告。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 在这种盈利模式下,在流量变现的前期,规模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净利润增长明显快过营业收入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从过往的数据看,医脉通的经调整净利率的确是从2018年的16.9%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39.7%。 当进入流量变现的后期,规模效应逐渐减弱,净利率已经很难进一步提升。于是我们看到,2021年和2020年,公司的经调整净利率几乎没多少变化。 一旦公司的净利率保持不变,那只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收入增长多少个百分比,净利润就增长多少个百分比。即,收入和利润的增速会趋于一致。 我们看到,2021年医脉通营业收入增速为33%,而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增速为26%,两者已经开始趋于一致了。 医脉通上市之前,正是公司进行流量变现的初期。但是从2021年开始,公司可能迎来了流量变现的拐点。不仅收入增速降低,利润增速也出现大幅降低。 除非公司做出一些重大的战略调整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改变。否则,超高的业绩增长速度,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达美乐中国通过港交所聆讯 一块披萨的亏损与扩张
- 日元对美元汇率创1998年8月以来新低
- 外盘头条:纽约联储行长透露利率将超3.5% 瑞信再次下调全球股票评级 警告前方将有更多痛苦
- 三部门印发通知 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
- 青藏集团公司畅通运输通道 全力保供冬季电煤运输
- 陆正耀卷土重来做咖啡
- 公募基金上半年成绩亮丽:震荡市巧打“特色牌” 多家公司业绩“双增”
- 月内12地公告调整专项债资金用途 涉及920个项目远超去年同期
- 德邦股份:5577.61万股股份接受京东卓风要约 股票9月2日复牌
- 俞敏洪称新东方的管理会议有两件事必不可少:一是野外徒步 二是喝顿大酒
- 执行声光电科2021年度财报审计项目中存在执业质量问题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及2名CPA收警示函
- 爱立信中国首席技术官彭俊江:通信是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核心
- 邦达亚洲:经济数据表现良好 英镑逆市收涨
- 孔雀城:今年已完成70个项目复工,持续推进房源交付
- 首款面向大众流通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亮相服贸会
- A股上市公司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 桂东电力被预处罚,股民索赔可期
- 亮剑!多地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
- 象棋AI机器人了解一下:让你从轻松取胜到“耻辱”认输
- 海外风险加剧 A股表现分化短期难以全面大涨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