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评论:对变相保本保息承诺仍应提高警惕
原标题:【财联社时评】对变相保本保息承诺仍应提高警惕 2019年以来,市场金融监管部门明令禁止金融产品保本宣传,评论各类变相的对变保本保息承诺成了监管重点打击对象。不过笔者注意到,相保息承随着近期资本市场波动、本保产品暴雷,诺仍一些变相的应提保本保息承诺依然在次第曝光。 据媒体报道,市场近期北京一投资者购买的评论300万元由银行代销的某信托产品遭遇兑付逾期,而购买时银行销售人员对其承诺保本保息。对变据称,相保息承有着同样遭遇的本保投资者不在少数。另外,诺仍在中基协今年以来发布的应提若干处分通告中,包括中科杰瑞投资管理公司等机构在私募基金销售过程中,市场均有违规向客户承诺保本保息的行为而遭受处罚。 这些情况显示,在近两年金融产品的实际销售环节中,违规保本宣导情况仍然是存在的。这说明,我们还不能对理财市场根深蒂固的“保本”理念掉以轻心。无论是机构授意还是个人故意,也不管是在多大范围内存在这样的违规行为,其所造成的潜在风险如何?怎样能够更有效杜绝此类行为?这都值得有关部门关注。 笔者认为,除了重申监管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机构和个人严格进行连带责任的追究之外,还需要从更具体的规定来预防此类行为发生。另外,近期曝光的一系列案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产品的销售时点均在市场整体表现乐观的时候,而起争议爆发则是在市场反转导致承诺无法兑现之后。这也说明,此类现象背后有一定的人性因素在内,很难根除。 从防范未然出发,金融机构首先应该在考核制度上有所变化。除了对销售人员对任务量和时点数考核外,还需增加客户投诉、收益率、复购率等长线指标,甚至销售责任终身制,鼓励客户立场,改变销售人员短期化行为。 其次,作为大额投资产品,比如私募、信托的交易标的大,风险相对集中,影响大。未来可以参照保险产品的做法,尽可能普遍设立交易的犹豫期或者预备期,统一生效和签约时间,避免部分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的“钻空子”、打时间差。 最后,资管新规落地之后,金融产品基本告别刚兑,这种在非公开的产品销售场合,明示或暗示产品保本保息的做法,本质上是涉嫌不实宣传。目前,监管部门在理财产品销售环节已经尽可能要求流程化、标准化来明细买卖双方责任。笔者认为,后续如有必要,可考虑进一步推动立法,将相关责任进一步量化,明确其中的权责和预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徐翀:牢牢守住县域金融的主阵地,彰显主力银行本色
- 北京:朝阳区这3所学校幼儿园学生暂不返校
- 农业银行:提供个人住房贷款客户关怀政策
- AMD R7 5800X3D首个游戏测试出炉,超i9-12900KS
- 湖北发布“稳增长18条”:支持企业开首店办首秀,再发5000万专项消费券
- 北京日报评论:让顶风违法破坏防疫者“吃不了兜着走”
- 原董事长被指存在多项不规范行为,海欣食品收关注函
- 美国网红汉堡落地广州首秀,高峰期排队40分钟,广东人:太贵,我吃肠粉
- 世界首富亦是受众 一场肥胖症患者的争夺战正在医药界打响
- 周报|信托公司连收窗口指导 中国第一代孤独症家庭签署特殊信托
- 马自达中国市场一季度销量为3.59万台
- 广州连续发现多起跨省货运司机、来返穗人员感染病例 将持续强化跨省物流货运行业管控
- 高溢价收购暴雷,高管闪电减持,谁是联创股份诈骗案的“受害人”?
- 俄方: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是为了避免更大规模战争
- 江淮汽车:3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55.04%
- 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300个基点至17%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底仓基金俱乐部
- 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南京江北新区科创企业“森林”初现
- 太意外!俄罗斯突然宣布:大幅降息300个基点!
- 国家发改委拟开展年内第四批4万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