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重回“2时代” 专家预计我国物价仍将保持温和走势
金融时报 5月11日时代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价格价仍将保数据显示,4月份,消费受国内疫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指数重回专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预计同比上涨2.1%,国物环比上涨0.4%。持温1月至4月平均,和走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4%时代 受国际大宗商品高位运行影响,居民价格价仍将保4月份,消费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0%,指数重回专环比上涨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8%,预计环比上涨1.3%。国物1月至4月平均,持温PPI比去年同期上涨8.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2%。但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反映出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正在落地见效。 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分析称,4月份CPI涨幅高于市场预期。猪肉价格触底回升、疫情影响下短期囤货行为与部分领域供应受阻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是CPI抬升的主要原因。 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表示,翘尾因素影响减弱,叠加大宗商品价格涨势有所缓和,促使PPI同比涨幅回落。 食品价格走高 4月份,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4%,表现温和。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做好保供稳价,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稳中有降,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4月份CPI涨幅略超预期,主要受能源、食品价格短期波动扰动。具体来看,一是疫情多点散发推升食品价格,二是猪肉价格触底回升,三是能源价格走高推升居民出行成本,四是去年低基数效应。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水果、蔬菜价格走势偏强,粮食价格涨势也偏快,带动食品价格同比由负转正,是推高4月份CPI涨幅的主要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与3月份鲜菜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下降不同,4月份,鲜菜价格下降,猪肉价格则开始低位上涨。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称,因疫情期间物流成本上升,加之囤货需求增加,薯类、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8.8%、7.1%和5.2%。随着生猪产能逐步调整、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有序开展,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9.3%转为上涨1.5%。另外,随着鲜菜上市量增加,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3.5%。非食品方面,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和3.0%。 从同比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5%转为上涨1.9%,影响CPI上涨约0.3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1.78个百分点。王青表示,前期俄乌冲突推高国际油价,并持续向国际汽油、柴油价格传导,4月份这两类燃油价格同比涨幅扩大至29.0%、31.7%。 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 4月份,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但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保供稳价决策部署,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从环比看,PPI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从同比看,PPI上涨8.0%,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周茂华表示,4月份,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现稳中趋缓走势,国内商品保供稳价力度不减,促进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再叠加去年高基数效应,PPI同比延续高位回落态势。这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的商品材料投入成本压力。 宏观分析师殷越表示,PPI涨幅回落主要是因为翘尾因素的支撑有所减弱以及受益于保供稳价政策和海外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震荡,相关行业价格涨幅略有回落。 从环比看,PPI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8%,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国内相关行业价格涨幅回落。应习文表示,从行业看,上游煤炭、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类价格涨幅明显,中游化工化纤、金属制品价格涨幅居中。PPI向下游传导效应已有所增强,从行业看主要是农副食品、酒类和纺织业价格有所上涨。 从同比看,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3%,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0%,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涨幅回落的有22个,比上月增加1个。价格涨幅扩大的有9个,比上月减少3个。 仍需对输入型通胀风险保持警惕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是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方向,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针对后期CPI和PPI走势,多位专家表达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即CPI同比涨幅可能小幅扩大,而PPI同比涨幅可能继续回落。 王青表示,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涨幅仅为0.9%,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这样来看,尽管未来伴随猪肉价格上涨势头逐步显现,CPI同比有可能小幅扩大,但核心CPI涨幅温和偏低的态势不会有明显变化。这背后反映的是当前商品和服务消费市场整体上供强需弱,以及前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因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有望整体保持温和走势。 不过,周茂华也谈到,短期看,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疫情对能源商品市场的影响尚未消失,能源商品价格短期大幅回落至常年水平的可能性不大,国内PPI同比向常态回归仍需要一定时间。部分企业未来一段时间仍面临能源、原材料投入成本压力,国内仍需对输入型通胀风险保持警惕。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总体上看,我国物价整体处于温和可控水平。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持续加大对宏观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及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助企纾困,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下一阶段,需进一步实施好保供稳价举措,保障粮食生产,畅通物流运输,稳定国内物价水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登台 5年期利率最高可达4%
- 国家安全部公布部门规章《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奖励办法》
- 杭州民警工地例行检查,从反常细节发现一潜逃18年杀人嫌犯
- 拿户口本办业务要证明“我爸是我爸”?建设银行:以具体网点指引为准
- 北京丰台:有施工单位防疫不力,致工人陆续出现阳性,已立案调查
- 上海新增4地为中风险地区
- 建设银行:获准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 2021年我国社保卡已覆盖95.7%人口,这类人员占比持续回升
- 对话2022服贸会:软通智慧以数据智能服务,创精彩数智未来
- 严惩粮仓“硕鼠”!
- 澳优奶粉被罚962万元背后:多款进口1段婴儿配方奶粉被检出香兰素
- 福建上杭暴雨致局地发生山洪 10处塌方 多地启动防汛防台二级响应
- 对话张虹:21年,链家正成为真正的“国民品牌”
- 上海今天新增社会面2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
- 北京暂不举办宴席 ,在有序开放中恢复城市的烟火气
- 贝壳,等待下一个春天
- 践行金融为民使命 护航“银发”办事无忧
- 更新!北京朝阳区多个区域解除管控措施
- 傅华任新华社社长 吕岩松任新华社总编辑
- 超预期!这个国家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超级央行周”来袭,欧央行将告别负利率时代?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