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老牌私募保银投资低调变更实控人,“大老板”海外指挥作战,集团化运作初露端倪
炒股就看,大老板权威,百亿保银变更专业,老牌及时,私募实控全面,投资团化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低调端倪 百亿老牌私募低调变更实控人,人海“大老板”海外指挥作战,挥作集团化运作初露端倪 来源:资事堂 作者 | 孙建楠 编辑 | 袁畅 上海一家老牌百亿私募机构,战集日前发生了法定代表人和控股股东更迭。运作 根据资事堂了解:主打股票多空策略的初露上海保银投资,日前已将实控人变更为李墨。大老板 据悉,百亿保银变更李墨自2011年加入保银系,老牌一步步晋升为这家私募的私募实控核心高管。其在投资工作上的地位被认为仅次于保银的创始人王强。 王强是中国第一代证券投资人,亲历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的多个资本市场大事件。之后“激流勇退”创立保银投资。 此前业内已有消息传出,保银系近年大举扩张海外团队,而此次保银投资的内地实控人由年轻一代基金经理担纲,是否意味着该机构的业务走入一个新阶段。 这家老牌私募的内部权力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管理层有何战略层面的考虑? 01 低调的实控人更迭 数月前,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保银投资)向持有人披露,该机构发生控股股东、法定代表人的变更。 保银投资受托管理超百亿人民币资产,擅长股票多空策略,在中国和多个海外市场投资,国际化程度在国内头部私募管理人居前。 据相关公开信息,保银最新控股股东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李墨,他于2011年加入保银投资,先后担任投资经理、董事等职位。公告称其擅长行业基本面研究、构建投资组合及其对冲风险管理,2018年晋升为公司高管,负责投资研究部门的管理事务。 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李墨在保银投资的持股比例达到84.1%,其余股份由上海保银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持有。 另据保银投资发给渠道的沟通说明:原控股股东吴女士因年纪较长,没有精力继续参与公司管理。原法定代表人鲍女士仍然作为公司高管参与公司管理,担任董事、首席财务官。而王强的公司职务和权限没有变化,仍然担任公司投资总监一职,所管理基金亦都没有变更。 资事堂了解到,此前提及的吴女士长期居于中国香港,鲍女士在1999年保银投资初创时便已加入,而王强是保银投资的创始人。 02 “第一代投资人”王强 谈起中国第一代私募机构,大家可能会想到多位知名人物。 比如赵丹阳,2004年将海外的信托私募模式引入中国内地,发行了赤子之心信托计划,被业内认为是中国首只阳光私募基金; 再如蒋锦志,2004年创立景林资产,在民营资产管理公司还是稀有之物时,率先把私募投研带上辛塔街。 保银投资创始人王强,则比上述大佬行动得更早。他1999年创立了保银投资,以私营投资公司的身份参与证券投资,并一直将机构的生命力保持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王强是中国第一代证券投资人,1993年入职吉林证券,第二年跳槽至君安证券自营投资部门,后者是中国股市期货市场“初世代”的一线机构。 1995年中国国债期货市场爆发重要事件,参与者君安证券被推至风口浪尖,许多机构和投资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王强曾在一次对话中回忆:当年君安证券的风格与其本人有差别,太多人的风格比较激进,冲劲十足,但他是相对谨慎的投资性格。 1996年,王强转至航天信托,1999年开始创业,打造保银投资。 03 创始人“隐身幕后” 在私募投资还处草莽时代,也没有合理的基金收费行规,王强已在行业内。 2001年,王强迁居中国香港,开始尝试在两地市场进行投资,初期面对外部投资者发行的产品是离岸美元基金。 在经历了几年的海外募资管理后,2015年6月,保银投资回身在内地拓展产品线。其时,恰是杠杆牛市,“公募派”、“险资派”私募经理,格外受市场欢迎,也更容易掘金。 但2017年A股价值投资风潮崛起后,保银投资等一批私募机构如鱼得水起来,规模增至百亿。 04 集团化运作初见端倪 从保银投资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该机构在海外市场展业的时间,早于其在内地资管业务的时间。 这或许与保银投资的客户历史、王强等高管常驻地理位置有关。某种意义上,在内地备案的公司实体,可以看作是保银集团化运作的一个分支。 资事堂观察到:近年来保银投资开始在亚洲市场拓展投资版图,除了上海和香港的办公室,目前在印度孟买、日本东京和新加坡建立了在地化的投研团队,并招募当地人才。 同时,保银系也已经陆续试水对中国以外资产进行投资,覆盖了日本股市、印度股市以及东南亚的上市公司。 2019年,王强还引入了德意志银行前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在保银投资负责宏观研究,他还分担与海外投研团队日常沟通的任务。 对比之下,国内其他百亿私募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多以中概股投资为主,对非中国资产的研究和投资涉足更少。 一定程度上,王强开始安排保银在上海本土团队的投资人士担纲实控人,或是出于这家私募在亚洲市场集团化运作的战略考虑。 这个人事安排的深层次内涵,值得内地机构仔细品读。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新西兰酝酿把投票年龄降至16岁,获最高法院支持
- 博时基金:震荡行情将延续 风物长宜放眼量 以时间换空间
- 等不及欧盟,波兰抢先出手了
- 拜登向美国亿万富翁“开刀” 征收20%最低所得税
- 工商银行:个金业务营业贡献度超50%,私人银行客户数达21.6万户
- 日本央行行长淡化购债操作对日元的影响 称首相未提具体政策要求
- 吉林回应为何长吉两市禁止人员流动
- 美疾控中心:奥密克戎亚型BA.2成美国主要流行毒株
- 泉果无限对话 | 石墨烯院士:基于“碳”的量子时代
- 恒大最新大动作:出售水晶城项目用于抵偿应付款等债务 浙江建投接盘
- 官方解读:下月起,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扣减交通违法行为记分
- 固态电池企业辉能科技拟两年内赴海外上市,曾获奔驰投资
- 18部门: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 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 郑商所:关于2022年4月期货品种做市合约和重点合约的公告
- 三部门:网络直播平台应明确提示网络直播发布者在市场主体登记、税收等方面的权利义务
- 俄乌有望全面止戈!欧美股市大涨,苹果市值逼近3万亿美元
- 法驻华大使:马克龙希望再次访华
- 退市常态进行时!中办国办发文: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从严从快从重查处欺诈发行、操纵市场违法案件
-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七成受访者坦言其实很少或从没阅读过App用户协议
- 加快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全面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化水平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