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药业:昔日百亿药企,弄虚作假,一地鸡毛!
炒股就看,辅仁权威,药业药企专业,昔日及时,百亿全面,弄虚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作假 来源:星空财富 作者/星空下的地鸡锅包肉 2022将逝,曾经的辅仁百亿市值药企——辅仁药业(,600781),药业药企向退市边缘又迈近了一步。昔日 2021年度,百亿辅仁药业被审计师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弄虚审计报告。如果今年继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作假辅仁药业将面临强制退市的地鸡风险。 来源:亿牛网-*ST辅仁市值 回看辅仁药业的辅仁历史,市值翻十倍,似乎易如反掌。然而再跌回1/10,也不过就转瞬之间。 这一切,只需要一个搅弄风云的实控人——朱文臣。 借壳上市,靠重组牟利 朱老板以及他的辅仁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故事,还得从2005年讲起。 2005年4月,辅仁集团斥资6972.57万,收购了上市公司——民丰实业29.52%的股权,从而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同时,又通过资产置换,将辅仁药业把旗下的中成药资产——辅仁堂,装进了上市公司。 辅仁药业上市后,过了几年小富即安的日子,每年净利润大概都在一两千万。 来源: 但很显然,朱老板并不满足于此。 2017年,朱老板又将辅仁集团旗下的(持股48.26%)开药集团,注入了上市公司。本次交易,作价78.09亿。 78.09亿什么概念? 据当时公告介绍,开药集团评估增值53.41亿。也就是说,辅仁药业用78.09亿,买回来了大概24.68亿的账面资产。增值率高达216.42%。 那么,开药集团凭什么有这么高的估值溢价?官方给出的合理理由是,凭业绩预期。 开药集团背后,以辅仁集团为代表的股东们做出了业绩承诺,在借壳上市后三年内,也就是2017-2019年,开药集团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7.36亿、8.08亿、8.74亿。否则股东将进行业绩补偿。 其后的2017、2018两年,开药集团确实实现了净利润7.52亿、8.33亿,擦线达成,相当完美。 但在2019年,当朱老板以及辅仁集团的遮羞布被扯下后(前因后果后边再聊),开药集团当年净利润只有5.62亿,达成率仅64.32%。 来源:*ST辅仁2019年年报 更有甚者,据事后核查,开药集团的盈利承诺从未实现过。但2017-2018年呈现在投资人面前的数据,却都是完美达标。 来源:*ST辅仁公告 也就是说,当初的开药集团,是把自己架到了一个更高的业绩线上,以此换取了高估值溢价。但这个水平,是开药集团不可能达成的。 那么,“朱老板们”为什么有底气给出业绩承诺?很简单,因为业绩对这些人而言,只是一个数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财报数据都可以变得随心所欲? 疯狂套现,沦为提款机 还没完。你以为,朱老板们费尽周折,只是为了抬高开药集团的身价吗? 开药集团高溢价更重要的意义,是推高上市公司的估值,便于融资。 在开药集团借壳上市的同时,上市公司配套募资53亿。毕竟表面看起来,增加了小80亿资产,配套53亿,合情合理。此后,上市公司的债务规模,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流进了上市公司。 这种虚假繁荣,一直持续到了2019年7月。7月22日,本是上市公司辅仁药业派发分红的日子。然而一季报账面还有18.16亿现金的辅仁药业,却拿不出6271万元分红。 而后,据辅仁药业介绍,截至2019年7月19日,公司账面仅剩现金1.27亿,其中未受限金额只有377.87万。 16个多亿的现金,不翼而飞。 来源:*ST辅仁答复上交所问询函公告 准确来讲,并非不翼而飞,而是部分资金,从一开始就根本不存在。 前面曾提到,2017年上市公司辅仁药业,斥资78.09亿,收购了账面价值约24.68亿的开药集团。事实上,24.68亿背后,还藏着几个亿的空头支票。 自2015年起,朱老板明面上搞重组,暗地里辅仁集团开始大规模占用开药集团资金。累计转移了5个多亿,未入账。 来源:*ST辅仁公告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辅仁药业本身,也成了朱老板的提款机。 2015-2018年,上市公司持续将资金提供给辅仁集团及其关联方使用。截止至2021年底,相关资金占用余额高达16.53亿元。 不仅如此,朱老板还操纵上市公司,为自己以及辅仁集团的借款提供担保。这样的违规担保余额还有17.4亿。 这家上市公司,已经彻底被掏空了。 只是,这种甚至都没形成闭环的疯狂套现,迟早有一天要浮出水面。朱老板都不计后果的么?又或者,这正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 毕竟,在10年市场禁入、150万元罚款面前,几十亿资金确实更具诱惑。 来源:*ST辅仁公告 不过,今年1月,四部委(证监会、公安部、国资委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明确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行为要及时整改、严厉查处。对于涉嫌犯罪的,甚至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 不知这碗牢饭,朱老板能否吃的上? 东窗事发,霸占控制权 在种种暗箱操作被曝光后,辅仁集团瞬间陷入了债务危机。其所持有的辅仁药业股份,陆续被强制拍卖。 如今,辅仁药业正处于大股东被动减持,债权人被动增持的局面中。 根据三季报披露,朱老板的辅仁集团,已不再是辅仁药业的第一大股东,取而代之的是上海耘林。 来源:*ST辅仁2022年三季报 只是,上海耘林似乎空有股份,并无实权。 据10月31日辅仁药业公告,虽然辅仁集团不再是第一大股东,但是公司董事会、管理层都未改变,所以控制权仍然在朱老板手中。 来源:*ST辅仁公告 新股东难道就任由朱老板,继续掌控上市公司?显然不可能。 据悉,今年8月,上海耘林等4家股东,曾向上市公司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改组董事会。而相关资料直接被拒收。 朱老板强横如斯。 来源:上证报 那么问题来了,朱老板为何还要死守这个已被掏空的上市公司? 这个答案,从公开信息中,或许能发现一些端倪。 公司虽然没钱,但有资产。去年,辅仁药业下属6家公司,还曾试图把账面9.99亿的资产包,作价5.71亿转让。而且,该行为未经董事会表决,不知是否想通过贱卖资产,悄悄变现。 来源:*ST辅仁公告 而辅仁药业如今市值大约也就13个亿+,只要有钱,轻松拿回控股权。 只是很难想象,如果辅仁药业,继续留在朱老板手中,会是个什么结局? 风雨飘摇,寻救命稻草 过去,朱老板靠虚增的资产规模融资借款。如今事情败露后,给辅仁药业留下了一地鸡毛。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辅仁药业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8%。公司已逾期未偿还的短期和长期借款总额达29.13亿。 受资金所累,产品生产销售均受严重影响,致使营收规模锐减,净利润巨亏。 但无论实控人怎么折腾,辅仁药业的业务逻辑仍然成立。 药品批准文号、药品专利,是辅仁药业的根基。即便是近两年,辅仁药业的毛利率都依然在线。今年前三季度,甚至已达45%以上。 来源:*ST辅仁2022年半年报 截止至三季度末,辅仁药业还有1.93万股东。无论是从股东利益出发,还是从社会稳就业的层面考量,辅仁药业都急需整改。 只是,2021年度,辅仁药业因被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以及违规担保等事项,被审计师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截止至三季报,上述问题仍然存在。 2022年,留给辅仁药业的整改时间真的不多了。 对于风雨飘摇的辅仁药业,司法重整或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谨防医生私自收费诊疗“因网生变”
- 苹果投资音乐初创公司Gamma 寻求绕过出版商环节
- 小康创始人张兴海谈更名赛力斯:我们三次更名,三次被人看不起
- 尾盘大涨原因揭晓?中国联通收入增速创9年来新高!刘烈宏:希望大家用新的估值体系看待未来
- 正泰电器拿下通润装备控制权,将注入逆变器及储能资产
- 币圈风波牵连美国银行业 Silvergate计划关闭业务并进行清算
- 胡军代言悟空理财疑涉390亿元,涉事明星该为P2P坏账买单吗?
- 俄气7月天然气日产量环比下降14% 创2008年以来新低
- 央行、银保监会: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 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
- “史上最长IPO”重启
-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辞职 聘任曾毓群担任公司总经理
- 日本美滨核电站泄漏约7吨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
- 为了获得欧洲消费者青睐,中国汽车公司选择让全部车型去“撞”个好成绩
- 14家企业收监管函,“业绩变脸”被严查
- 农产品:阶段性天气扰动仍存,USDA大幅调降阿根廷产量
- 中国联通公布曹兴信获委任为高级副总裁
- 中银协报告建议:构建“保理+贷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 无米下锅,有豪宅开发商要卷土重来了
- 伦镍风波余震不断,LME再遭索赔、总额已超37亿
- A股上市银行首份年报来了! 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增长25.3%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