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新变化:增加“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提法
据央行官网消息,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二季度(总第97次)例会于6月24日在北京召开。央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货币会例会新和稳此次例会与上一季度的政策增加抓好内容整体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大多是委员稳业物在具体表述上有些许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统筹提法变化是增加了“稳物价”“保就业”的相关内容。 会议指出,季度要按照“疫情要防住、央行经济要稳住、货币会例会新和稳发展要安全”的政策增加抓好明确要求,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委员稳业物稳字当头、变化稳中求进,统筹提法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季度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解读称,下半年,我国宜坚持“以我为主”同时“内外兼顾”的货币政策操作,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通过总量政策重点解决总需求不足问题,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1、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变:发展面临三重压力 今年第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与上一季度的判断基本一致。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宏观政策,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努力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其中,唯一的变化是用“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替代了上一季度“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表述。 对于国内面临的压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延续了之前“三重压力”的说法。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任务仍然艰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2、新增“稳就业”“稳物价”的表述 相比于上一季度,此次例会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基调仍然是“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会议指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不过,在具体表述方面出现了诸多变化。比如,此次例会新增——要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在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下,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同时,还增加“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表述。 今年以来,央行加大了对稳物价、稳就业的关注度。在2022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提到下一步主要政策思路时就表示,“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央行行长易纲4月21日以视频方式出席第45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价格和稳就业。他次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全球通胀、加息潮和经济稳定”分论坛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由此可见,当前货币政策的侧重点是稳物价和稳就业。 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3、对金融供给侧改革、汇率、房地产市场等的定调不变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例会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汇率市场化改革、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房地产等方面的表述保持不变。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股涨停!消息催化,这一板块逆势爆发!11天8板牛股复牌闪崩,前期牛股转头向下
- 新华文轩上半年发行业务收入43.95亿元 毛利率31.18%
- 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本地化在即,冯柳狂砸20亿成复星医药第三大流通股东
- 美国加州拟在2035年禁售燃油车
- 百度发布三季度财报,非广告收入增长25%
- 开学第一天 美国俄亥俄州教师大规模罢工
- 遏制网上就业歧视 监管要更具针对性
- 8月27日0—12时 海南乐东新增确诊病例2例
- 不懈奋斗 自主创新 弘扬企业家精神 A股市场孕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 T-Mobile与SpaceX达成合作,使用星链卫星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
- 紧急通告!河北、甘肃各有一地实行静默管理
- 银行理财子公司交半年答卷 多元化财富管理格局加速形成
- 日媒:日本“好客”号探测器放弃登月
- 信息量超大!3万亿能源电子产业将迎重磅新政,涉及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来看详情
-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委员、执行局原局长孟祥受贿一案开庭
- 电竞椅成为年轻人新“三大件”
- 加密货币史上最大破产案背后:FTX“病入膏肓”,上百亿美元“窟窿”无望填平
- 大元泵业都说别炒了 股民还不跑?
- 桂东电力炒股亏3.66亿吞噬业绩 投资桂林银行十年苦等IPO未果拟清仓
- 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本地化在即,冯柳狂砸20亿成复星医药第三大流通股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