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报道:中国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制造商很着急
参考消息网4月25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22日发表题为《中国农民工不愿进工厂,港媒工厂制造商很着急》的报道报道,全文摘编如下: 如今,中国制造中国的年轻年轻农民工不愿再从事单调乏味的工厂工作,虽然这曾是愿进令前几代农民工感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受更高工资和更灵活工作时间的港媒工厂吸引,他们中的报道许多人选择加入快递大军。 北京的中国制造19岁配送骑手廖勇(音)说:“在工厂实习什么也教不了你。”而在北京当骑手可获得比较高的年轻收入,几乎相当于一些收入较少的愿进工厂工人的两倍。 他说:“(在工厂)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港媒工厂一遍遍地重复同一项工作,报道没有提高技能和进步的中国制造空间。而送快递更有意思,年轻我能看到不同的愿进东西,遇到不同的人。” 廖勇对“世界工厂”中工厂岗位的不满,折射出一场激烈争论的一个侧面,在一家汽车制造商的负责人指出不少年轻人宁可送快递也不愿进工厂后,这场争论势头增强。 投资机构卢米斯-塞尔斯公司的中国经济学家庄博(音)说,在中国的农民工群体中,不愿进工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庄博说:“现在的年轻农民工希望有自己的人生,希望在城市中生活并扎根。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在餐馆当服务员比在工厂工作更有吸引力。” 与此同时,技术人员的短缺正加重制造商面临的压力,这种短缺也在阻碍中国强化其智能制造业的雄心。 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说,平均工资的上涨和服务业的扩张使中国工人拥有了更多薪资更高的岗位选择。 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加上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成本和不确定性,中国制订了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自动化计划之一。根据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五年规划,其目标是到2025年令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长期以来,专家一直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通过取消或外包低端制造业来改造本国工业部门。一些人认为,这将增加工人的收入,并有助于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庄博说:“如果在工厂工作能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比如高工资和住房,劳动力短缺就可以得到缓解。劳动力短缺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工厂很难仅靠目前的(低水平)工资招到工人。” 他说:“有些工厂为长期工人提供住房福利,帮忙(获得)当地居住证、解决孩子上学问题,这些工厂就完全没有相关担忧。” 目前的问题不仅仅是招募装配线工人难,制造商也对智能制造领域的工程师等技术人才的短缺表达了担忧。教育体系未能培养出市场急需的人才。 恒生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说:“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已经存在多年,但在过去几年里变得更加明显。” 她表示,学生正学习同质化专业,例如经济、金融和计算机,他们中很少有人直接适合制造业。 王丹说:“发展制造业所需的教育、确切地说是培训,是一套不同的体系。非技术工人可现场接受培训后从事低端工作,但高端制造业所需的人才需要多年的实际操作培训。”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方回击!
- 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原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杨光明被查
- “固收+”欠佳背后
- 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下调如何影响买房?各地降房贷利率空间打开
- 富荣中短债净值日跌12% 为债基流动性风险敲响警钟
- 地产风险暴露 信托投资集中转向
- 主发起行频增持 强化村镇银行风险抵御能力
- 四部门联合发文规范网络直播 重点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 中国银行马龙:数字化转型是一场触及组织经营范式的深刻变革
- 四部门联合发文规范网络直播 重点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 瑞·达利欧: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
- 全国春播粮食过七成 上市农企春耕忙
- 监管政策再趋严,婴幼儿奶粉迎新版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 走到今天这一步的知网,这些年赚了多少钱?
- 专属职位+租房优惠 我爱我家发起“大学生就业护航计划”
- 核酸样本,原来是这样到达检测站的
- 赞助世界杯金额过亿,但现代起亚在中国正退出主流视野
- 穆罕默德当选阿联酋总统,曾多次访问中国
- 经营者虚构原价需3倍赔偿
- 中信证券: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四大主线引领中期修复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