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上市公司回应!上游供应偏紧,但未大面积停单
炒股就看,上市上游权威,公司供专业,偏紧及时,但未大面单全面,积停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市上游 来源 中国基金报 动力电池紧张局面似乎正向储能赛道传递。公司供 近日,偏紧市场上有消息称,但未大面单由于电池供不应求,积停已有储能企业被迫暂停接单。上市上游这一消息也引起二级市场上储能赛道集体爆发,公司供其中在18日和19日连续两天涨停,偏紧在两个交易日内涨逾10%,但未大面单19日早盘更是积停一度20CM涨停。 然而,记者近两日采访的多家储能设备上市公司,不乏赛道中头部玩家。其中有上市公司表示,“被迫暂停接单”并非行业共性问题,可能仅为行业个案。上述公司均表示,目前上下游供应一切正常。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需求共振,储能下游需求火爆是不争事实。机构预计,这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提升,但随着钠电池、钒电池的产业化,这一供应格局将会产生剧烈变化。 处于紧平衡状态 但未大面积停单 近日,有消息称,由于电池供不应求,已有储能企业被迫暂停接单。消息称,储能电池现货已排期到明年,且“即使有货,数量也非常有限,出现‘价高者得’的情况”。 市场是否果真如此?记者采访了多家储能赛道上市公司。“虽然上游供应偏紧张,这种说法有点夸张,”华东某头部储能设备上市公司董秘对记者表示。“目前来看,这种供应紧张基本可以反映在成本之上,但并不至于对下游客户暂停接单,”上述人士表示。 位于深圳一家主营业务涉及储能的上市公司人士也表示,目前公司产线能够满足客户订单以及市场的需求,“所谓暂停接单可能只是行业个别现象”,该人士称。不过他同时表示,目前该公司产能处于产能饱满状态,后期也会考虑储能扩产计划,但具体需要看今明两年市场及客户需求。 除了上述公司外,也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对上市公司问及供应状况。其中,19日在互动平台回应:公司上游供应链稳定,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装机量大增 全球需求共振 尽管上述上市公司人士表示储能赛道上下游供需处于正常状态,但均认可时下行业的紧平衡状态。前述头部储能设备上市公司董秘表示,不同于动力电池之于新能源汽车,储能赛道下游需求更为广泛,而且处于全球共振状态。 一份研报也显示,目前以欧洲为代表的海外户用储能正经历高速增长,2021年欧洲户用储能新增装机规模为2045MWh,同比增长73%,2015-2021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超60%。而美国户储规模同样发展较快,根据Wood Mackenzie,美国2021年户用储能新增装机功率规模为436MW,同比增长88%。 该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100GWh。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1年全球户用储能装机约合6.4GWh,2022年有望突破15GWh,同比增长134%以上,其乐观估计2025年全球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00GWh。按此计算,2021-2025年复合增速达98.8%。 另外,在国内市场上,2022年上半年装机更体现出极快的增长趋势。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达到12.7GW相较于2021年有大幅增长(2021年为3.4GW)。 焦虑集中于锂电池供应 事实上,业内对于储能“停单”的焦虑更多源于锂离子电池供应。由于率先实现产业化,锂离子电池在储能赛道中占据了主流地位。 根据储能数据,2021年锂离子电池占中国新型储能装机量的89.7%市场份额,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型储能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1-2小时的中短时储能场景中,在4-8小时的储能项目中也有应用。 在前述上市公司人士看来,锂离子电池原本由于新能源汽车爆发性增长,令碳酸锂价格长期高居不下,储能下游需求放量更使得锂离子电池供应偏紧的局面雪上加霜。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1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70GWh,增长159%,磷酸铁锂路线占比超50%,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磷酸铁锂路线占比将超过70%以上;2021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48GWh,磷酸铁锂路线占比约98.5%。 储能电池选择面更广 “短期可能会受锂电池供应制约,但从长远来看,储能电池跟动力电池相比,选择面更广,”一位新能源分析师告诉记者。在他看来,随产业化进程加速,钠离子电池储能初始投资成本有望逐步下降,提升储能经济性。 此外,他表示,全钒液流电池也是蔚来选择之一,但原材料质量和价格是制约全钒液流电池产能的核心因素。 近期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明显加速,包括中科海纳、、鹏辉能源等多家公司对外透露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在业内人士看来,钠离子电池有希望率先储能行业对锂离子电池形成替代。 鹏辉能源近期表示,公司在研的钠离子电池项目包括:低成本、宽温域钠离子电池产品开发项目、新型钠离子电池关键技术研发,主要研究和开发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新型量产工艺、低制造成本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将尽快实现钠离子电池大规模生产及应用。 华西证券一份研报也显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为储能市场提供具备性价比优势的新技术路径,带来储能系统成本下探,经济性提升。钠离子电池的特征使其较好匹配储能场景应用。 也认为,当前钠离子电池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阶段。该机构预计,2022年底钠离子电池有望形成初步产业链,2023年钠离子电池将开启规模化应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哀悼
- 上市前夕卫龙陷争议 企业的营销尺度在哪儿?
- 中国中冶将于8月31日派末期息每10股0.78人民币
- 富力地产总计29亿元公司债将于4月7日付息
-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则:国有上市公司估值偏低 具有配置价值
- 推特盘前跌1% 杰富瑞称投资者对马斯克成推特最大股东反应过度
- 安徽多地首套房贷利率下调:打破长期以来的“一口价”现象
- 外交部批英美澳安全合作:加剧亚太军备竞赛,破坏和平稳定
- 央行大动作!强化金控公司关联交易管理,穿透识别关联方,设置1年过渡期
- 上海吉林疫情仍处于发展状态!疫情将持续多久?专家研判→
- “一只扬州手机的魔都奇遇”刷屏,后续来了
- 网传杨浦有小区解封了?经核实系工作人员误发
- 腾讯的“半条命”,冷了
- 佳兆业等来了“白武士”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方舱医院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
- 国家卫健委:15个省份调派医务人员3.8万余人支援上海
- 爱奇艺第三季度营收75亿元 同比下滑2%
- 前程无忧2021年归母净利减少42% 私有化估值缩水10亿美元
- 注意!这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涉淘宝、天猫、拼多多等
- 美军最高将领炒作威胁:中俄都想改变当前全球秩序规则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