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巨头永雄股东再变更!分子公司大多注销 新设公司涉农业领域?
继今年4月份股东阵容发生变化后,催收催收巨头湖南永雄日前又迎来一波工商信息的永雄业领域大变更。不仅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纷纷提升,股东更分公司公司同时股东行列还新添5位新面孔,再变注销包括一家注册地疑似在美国的大多外资企业。 上市之路屡遭折戟的新设催收巨头永雄最近有了新动向。 继今年4月份股东阵容发生变化后,涉农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永雄)日前又迎来一波工商信息的催收大变更。 不仅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纷纷提升,永雄业领域同时股东行列还新添5位新面孔,股东更分公司公司包括一家注册地疑似在美国的再变注销外资企业。 随着监管日益趋严以及对暴力催收的大多不断打击,再叠加疫情冲击以及复杂内外部环境的新设影响,催收“越来越难干”已成为行业共识。涉农 在此背景下,催收即便是行业巨头的永雄,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结构试图适应催收行业的巨变。 不过,即便多次变更股东,永雄仍旧掌控在谭曼及其妻子周小芳的手中,二人仍占据永雄绝大部分的股份比例。 01 疑似引入外资 又新增5家股东 日前,催收巨头永雄发生多项工商信息变更引起外界关注。其中,变更的项目包括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企业类型、股东阵容等等。 此前,永雄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人民币,实收资本仅为970万元人民币。此次变更后,永雄的注册资本升至7493.5369万元人民币,实收资本增至6000万元人民币。 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增资比例分别达24.89%和518.56%。 股东阵容方面,变更前的永雄只有三大股东。而此次增资,永雄引入了5家新股东,股东数量增至8家。 据企查查显示,这五家新晋股东分别是长沙良哲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长沙恒聪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长沙创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长沙标贤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EP NEXT CHINA FUND I,LLC。 其中,最后一家疑似是一注册地位于美国的外资企业,不过详细信息未能查询到。同时,永雄的企业类型也由原先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变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 企业类型中多了“外商投资”的标签。 不过,即便股东行列中新引入了5家企业,但查看五家企业对永雄的持股比例会发现,持股份额均较小。 其中,新增股东中持股比例最大的是长沙良哲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对永雄的持股比例为10.665%,然而这家企业由谭曼妻子周小芳持股99%实际控制。 而其余四家新增股东对永雄的持股比例均小于5%,背后大多也都有周小芳的身影。 02 年内股东频繁变更 分子公司大多注销 事实上,在本轮工商信息大变更之前,永雄的股东阵容在今年内就已发生多次“换血”。 在今年1月份,上海珩雄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从永雄股东行列中退出。 此后,永雄由谭曼持股85%实际控制并担任总裁;二股东为谭曼、周小芳合计持股逾93%的湖南裕雄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15%;三股东是持股3%并担任董事长的周小芳。 然而,时隔三个月,永雄再次发生股东变更。担任永雄董事长职务的周小芳退出永雄股东之列,其直接持有的永雄3%股权,由长沙永雄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长沙永雄)承接。 当然,承接周小芳3%永雄股权的长沙永雄,也由谭曼、周小芳夫妇控制,二人对这家公司分别持股70%、30%。 只不过,经过此次变更,担任董事长的周小芳由直接持股永雄变为通过法人企业间接持股。 据了解,间接持股有利于节税、公司股权稳定,同时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如果股东存在抽逃出资、滥用公司人格等行为,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自然人股东直接承担连带责任,而法人股东则以公司资产承担有限责任。因此,法人股东有利于背后的股东规避风险。 即便屡屡变更股东,但永雄的绝大部分股权仍集中在谭曼、周小芳夫妇手中。股权穿透后,二人在永雄的最终受益股份合计接近9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股东频频更换之余,永雄还在不断缩减对外投资以及旗下分支机构的数量。 企查查显示,永雄目前对外投资的子公司有27家,然而处于存续状态的只剩下7家,其余20家子公司已全部被注销。 而被注销的子公司中,有的甚至成立时间才刚满一年。 分支机构方面,企查查显示,永雄在全国开设有40家分公司,遍及近30个城市。 但是目前,40家分公司中已有19家处于注销状态,占比接近半数。 03 行业寒气逼人 或谋求转型之路 湖南永雄成立于2014年,公司成立后快速发展催收业务,主要承接一些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无力催回的借款,美其名为“不良资产管理”。 由于催收属于典型的轻资产业务,据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永雄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催回应收欠款总金额分别为14.36亿元、20.54亿元和15.56亿元。 到了2020年,永雄的催回欠款一度达到4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催收巨头。 随着催收回款的不断攀升,永雄的收入空间也在持续走强。 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永雄分别实现营收7.58亿元和5.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3%和75.8%。 业绩亮眼的情况下,2015年在国内上市受挫的永雄,再次展露奔赴资本市场的野心。2019年10月,美国SEC官网披露永雄的招股说明书,然而不久后,永雄又撤回了IPO申请。 一边是谋求IPO再次折戟,而另一边则是行业寒冬的来临。 众所周知,由于早期的催收行业门槛较低,催收手段也颇为暴力。 有的从业者对欠款人一天能打出几十个电话进行催收,甚至有从业者人员会采用一些暴力恐吓的极端手段,骚扰欠款人家人、朋友,以破坏其形象并让其丢面子的方式,来达到更好的催收效果。更有甚者,可能还会团队出动,对欠款者围追堵截。 面对如此行业乱象,有关部门对催收的监管力度日益收紧。2021年12月,《信用卡催收工作指引(试行)》出炉,对催收提出进一步的合规要求。其中,便有未经债务人同意,严禁在晚上10点后至早上8点前进行电话、外访催收;严禁使用“呼死你”等方式频繁致电催收。 而永雄的招股书显示,其主营业务正是信用卡逾期款催收,开展业务主要通过远程方式(例如电话和短信)或远程收款提供催收服务。 此指引的落地,对以电催为主的传统催收机构自然是沉重打击。此外再加上近两年疫情的影响,金融行业不良整体呈现抬升之势,合规催收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催收公司只有顺应监管调整公司结构,提高公司整体素质,保证更加合规合法的催收,才能得以生存发展。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永雄旗下全资子公司湖南卫成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成立新化卫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营范围显示为家禽饲养、谷物种植、农副产品销售等等。 此外在去年5月,永雄还成立了一家100%持股的湖南云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永雄董事长周小芳。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也是销售;谷物、水果、蔬菜种植等等。 或许,在行业寒气逼人的情势下,催收巨头永雄也在向其他行业展开尝试,以图找到催收业务以外的第二增长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为什么男人看球爱喝啤酒?
- 业绩环比增速超180%,CRO巨头股价却翻绿,机构打脸了?业绩超预期最新名单,北上资金融资客同时盯上9股
- 澳媒称所罗门群岛拒绝向澳顾问发签证,澳总理:通过外交途径处理
- 五连阴!时令水果替代,苹果不“香”了?
- 波音:京东航空将以737货机机队启动运营
- 7月以来民航单日航班量10000班以上 恢复态势持续向好
- 保险业多措并举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今年前4月捐赠保险保额13亿元
- 7月12日保险日报:上半年中国人寿日均理赔约1.4亿元,前海人寿总经理免职系经营需求所致?
- 复旦大学发布保险App报告:中小型险企暴露更多用户隐私保护问题
- A股分化加剧,锂矿巨头盘中跌停!四行业迎“戴维斯双击”?
- 人民日报刊文:风起渤海之滨 潮涌海河两岸
- 两部门预拨2.7亿元资金支持地方防汛抗旱工作
- 刚刚!昌九高铁等3条铁路开工建设!
- 伊利副总裁赵昕:我们陆续推出有机奶、奶粉、酸奶、冰激凌等的零碳产品
- 俄白考虑联手报复立陶宛
- 需求回升政策发力 6月信贷、社融放量上涨
- 投中信息CEO杨晓磊:投资机构伴生科技创新,我国科创企业未来发展有四大优势
- 欧元兑美元迅速逼近平价位,近二十年最低
- 北京延庆多地调整风险区域等级
- 上海:通过转型,南北地区将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新引擎
- 搜索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