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民营经济挑起强市“大梁”
转自:安徽新闻网 “他们是大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税收收入的安徽‘主渠道’、科技创新的宣城‘强引擎’、对外开放的民营‘’、稳定就业的经济‘压舱石’。” 谈及民营经济对地方发展的挑起促进作用,宣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作出如是强市评价。 一组数据,大梁能够看出背后缘由。安徽 在宣城,宣城平均每43个人拥有一家民营企业。民营如果算上个体工商户,经济每12人中就有一个老板。挑起 2021年,强市宣城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69.5%,大梁在全省16市中名列第一。 民营经济还贡献了宣城市近97%的市场主体、83%以上的税收、97%的研发经费,吸纳了全市80%以上的就业人口…… 民营经济挑起了宣城市跨跃发展的“大梁”。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城市以坚定的信心、务实的举措、含金量高的政策,坚持做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后盾”,不断树牢“政企同心”理念,为民营经济发展呐喊助威、保驾护航,奋力开创共赴新征程、共促新跨越的崭新局面。 对民营经济多年的精心扶持与培育,让如今的宣城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在民营经济拉动下,十年来宣城不断跑出发展“加速度”,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7个百亿元台阶,2021年突破1800亿元,增速10.1%,居长三角41城第4位。 探寻成功的密码,宣城的打法值得细说。 与江苏、浙江这两个民营经济大省毗邻而居,宣城民营经济的发展,自然有得风气之先的地利之便。但客观优势能否真正彰显,自身的主动性才是关键。 发力“双招双引”,便是宣城的主动出击。 宣城正在着力打造的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此前在当地并无明显的产业基础优势,很多都是当地主动招引而来。 在宁国,落户十年的金瑞玻纤车间内,400台织布机昼夜运转,月产玻璃纤维布数百万米;在广德,落户更久的公元管道是集团除本部外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广德经开区首个产值突破10亿元的企业;在宣州区,自建成投产起,产值逐年倍增,2022年预计达14亿元…… 十年来,宣城市把“双招双引”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1747个,连续4年居全省第1位。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宣城立足安徽东向发展桥头堡优势,积极推动以苏皖合作示范区为先导的“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双招双引”硕果不断。每年招引的亿元以上项目当中,近八成来自沪苏浙地区,宣城市长三角招商引资项目数由2012年的209个增长到2021年的428个。 引进来、留得住、能成长,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好的营商环境是“阳光雨露”。“双招双引”的背后,是宣城优化营商环境、顶格服务企业的不遗余力。 今年2月7日,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也是宣城的第三个“企业家日”。当天下午,宣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会场不设主席台,台下座位的中间位置全部留给企业家。会议表彰合影环节,站“C位”的仍然是企业家。 把“C位”留给企业家,是宣城独有的亲商情怀。 去年,宣城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以1号文件出台《宣城市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意见》,10位市领导分别担任相关产业链链长。同时,为每条产业链建立工作专班,政府靠前服务,各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形成“一个特色产业+一个行动方案+一只基金+一个工作专班+一个考核办法+一个咨询智库”全流程合作机制。 扶持企业、培育企业,宣城舍得投入真金白银。“近十年来,我们通过培训辅导+真金白银,积极推动企业冲刺资本市场。”据宣城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按照目前政策,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宣城企业,能够获得总计1200万元的财政奖励;在境外上市的,能获得1000万元奖励;在北交所上市的,也能根据不同情形,分阶段获得奖励。 今年6月,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敲钟上市,成为宣城第8家A股公司。这8家企业中,有7家是民营企业。 水深鱼悦,市强贾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是宣城良好的发展环境最好的验证。 面向未来,宣城并不满足。 “我们要携起手来,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提质扩量增效,再创宣城民营经济新辉煌。”在今年的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宣城发出了新的“动员令”。 ■ 记者 范孝东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越秀地产 |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尽力尽责守护家园
- 新网银行2021年实现净利润9.18亿元,同比增长29.97%
- 结婚率跌至20年新低,同居人数攀升,专家:立法需谨慎
- 江苏:“沛丰牌”等5批次农用地膜产品不合格
- 印媒:为了一起看世界杯,17名印度球迷集资买了栋房子
- 又一年过去,台铁改革的列车还停留在原地
- 苹果在美国部分影院重新发行奥斯卡最佳影片《CODA》
- 上海芯片业抗疫120小时:全线封闭生产、80%产能已恢复
- 个人养老金业务张弓待发 基金销售最快本周上线
- 葛兰、侯昊、张坤、刘彦春、谢治宇……十大顶流基金经理年报观点解读!
- 日赚6.4亿元!三大石油公司业绩齐创新高,将加速推进低碳转型
- 国际锐评|用中欧关系的“稳定”对冲世界的“不确定”
- 拿地赶超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销售跻身前五,半年收租76亿
- 新力金融终止收购 比克动力三度折戟A股
- 二手电动车突然火了,特斯拉五菱宏光一车难求
- 新任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向中方递交国书副本
- 中欧基金桑磊:构建FOF投资组合就像一场“田径比赛”
- 视频丨扎克伯格:没人开始就知道该怎么做,你需要做的是现在就开始
- 安徽省粮食集团公司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运生被查
- 巨亏20亿,“快运第一股”大败局?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净利润超94亿!同比增长超1.8倍
- 人民币汇率不具备持续贬值基础 汇率稳定有坚实保障
- 俄媒:俄成功发射首颗“球体”项目卫星
- 比天然钻便宜2/3,产自河南工厂里的培育钻石,还能代表爱情吗?
- 平安健康掷近亿美元收购平安智慧医疗,三方面实现战略协同
- 三星发布新品折叠屏手机W23和W23 Flip
- 碳化硅产业化驶入快车道 A股公司纷纷“抢食”盛宴
- 隔夜要闻:日银疑出手干预,美元兑日元创两月最大跌幅 天然气一周暴跌23% 苹果首席产品女设计师将离职
- 50英寸电视不到1000元可购!彩电为何价格越跌越卖不动...
- 券商10月以来调研百只个股 青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 机构认为市场迎配置窗口 “暖冬行情”建议布局多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