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宋都股份员工持股高位套现 应打破5%信披限制

近日,宋都16天12板的股份高位“妖股”,在毫无征兆的员工应打情况下于股价最高点附近几乎清仓了之前曾一度宣布延期的员工持股计划,引发投资者质疑和上交所关注。持股

从消息面上看,套现宋都股份的破信披限股价暴涨无非是公司宣布成立锂业子公司,并与启迪清源、宋都等相关方签订协议,股份高位拟垫资16亿元参与相关锂业项目。员工应打基本面发生变化理所应当被市场赋予更高估值,持股但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却在此时逃离不免让人怀疑该项目是套现否存在潜在风险并提前利用员工持股计划“逃顶”。

目前上市公司减持股份的破信披限规定,主要参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宋都监事、股份高位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员工应打而员工持股计划中,单只员工持股计划持股5%以上或者构成控股股东的,才适用关于大股东减持的规定。

换言之,如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比例不足上市公司总股本5%时,减持就不需要公告。而宋都股份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比例为2.46%,未达到披露条件。公司正是利用了这一规则,规避信披可能带来的股价下跌风险,在高点实现了员工持股计划减持。

股东宣布减持带来的股价下跌,并不罕见。如果在减持后才宣布,这种马后炮式的信披对投资者而言未免有些不负责任。

首先,未经公告就在二级市场大量抛售的行为会对股价造成较大影响。回看3月22日宋都股份减持总计划的98%股份套现2亿元,公司股票当日换手率超过28%,成交量也创下历史新高。减持后两日股价直接跌去19%,追高的散户毫无疑问被埋。

其次,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第六章第六节描述:“上市公司变更、终止员工持股计划,应当经持有人会议通过后,由公司董事会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按照分阶段披露原则,及时披露前述事项及相关决议。”

而宋都股份在3月28日回复上交所问询函中表示:“2022年3月8日,公司2016年员工持股计划、2018年员工持股计划管委会会议决定出售两期员工持股计划的份额”。但经笔者查阅,这一会议并未进入股东大会审议并公告。如果公司早于3月8日公告员工持股计划终止的决议,投资者仍有机会防患于未然。

按理说,员工持股计划对于员工和投资者而言都是件好事,监管层也鼓励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但宋都股份却利用信息差及规则漏洞,将员工持股计划演变为减持利器,让投资者来为员工福利买单。

对此,笔者建议,员工持股计划需在现有基础上建立长效监管和处罚机制,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如定期对计划进行披露,包括但不限于持股比例、份额、持有人等。同时减持方面,应打破持股达到5%才进行披露的规定;其次,减持时间不得在公司有重大事项的敏感期,如大型投资、并购重组、业绩大幅变动等。如此,才能避免造成二级市场股价的意外大幅波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