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恐慌消退!全球债市大反弹
华尔街见闻 葛佳明 市场对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通胀预期,或将使全球债券市场创30年来1月的恐慌最大涨幅。 经历了2022年债券市场的消退动荡,2023年债券市场强势开局,全球点燃了投资者们的债市热情。 媒体称,大反弹市场对通胀见顶的通胀预期,使得债券市场有望创下自1991年有记录以来1月的恐慌最大涨幅。衡量全球固定收益的消退指标显示,如果债券市场能在1月继续保持强劲,全球预计本月的债市回报率为3.1%。 截至1月14日,大反弹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从2022年底的通胀3.83%降至3.5%,作为欧元区基准的恐慌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56%降至2.10%。 债券市场久违的消退曙光 荷兰合作银行的固定收益策略师Richard McGuire表示,今年债券市场迎来了曙光,各种迹象表明今年对债券投资者来说会好得多: 2022年债券市场下跌了16%以上,但随着经济增长正在放缓,通胀正在减速,我们相信市场已经消化了利率的峰值。 瑞银称今年为债券市场“十年一遇的机会”;PIMCO(投资管理公司)则表示,今年持有债券的理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媒体分析指出,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今年将放缓加息步伐,这将扭转债券市场在2022年的颓势。同时,对衰退的预期可能会抑制对股票等风险较高资产的兴趣,吸引大量资金流向高评级债券市场。 PIMCO称,债券在经济衰退期间总有良好的表现,因此在今年格外看好投资债券: 经济衰退可能进一步挑战股票等风险较高的资产,同时2022年债券收益率创了新高,两者都是我们继续看好投资债券的理由。 根据美国银行12月对基金经理的月度调查显示,自2009年以来,基金经理们首次在投资组合中更愿意增持债券。一些基金经理认为,固定收益将重新成为“避风港”。Generali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投资主管 Antonio Cavarero 表示: 2022年固定收益并不能抵消风险资产的亏损,其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但我认为2023年它可以再次成为“避风港”,只要市场不会出现“黑天鹅“且通胀继续逐渐下降。 市场乐观预期推高债市 和美联储分歧犹存 媒体分析指出,本周,美国12月CPI连续第三个月增长放缓,令市场更加相信美联储稳处减速加息的正轨,有助于巩固债券市场涨势。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今年开始,市场和美联储在利率峰值方面已经出现明显分歧。部分美联储鹰派高官,比如亚特兰大联储主席Bostic和旧金山联储主席Daly已明确表态称支持将利率升至5%以上,并在这一水平保持一段时间。 不过,市场对此持怀疑态度。互换市场显示,美联储的利率峰值还不到5%。这表明,随着美国经济衰退压力的影响,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前开始降息。 Amherst Pierpont策略主管Steven Abrahams 表示,在今年年内利率将达到峰值,这“会大大降低利率波动。随着利率波动的下降,风险资产、各类债券应该表现良好。” 美国投资公司DoubleLine Capital创始人、拥有“新债券之王”之称的Jeffrey Gundlach当地时间周二在网络直播中表示:“我以40多年的金融经验强烈建议,投资者应该关注市场的反应,而不是美联储的言论。” 但也有分析认为由于市场太过“自满”,和美联储的分歧会使今年年初债券市场的强势不会持久,BlueBay Asset Management 首席投资官 Mark Dowding 表示,市场对利率接近峰值及降息很快到来的乐观情绪,与美联储坚持将不惜一切代价抑制通胀的信念不一致; 我们怀疑 2023 年初相对强劲的市场状况能否持续太久,我们对市场上的一种说法感到担忧——即不需要听取美联储的意见,因为他们并不重要。这看起来过分的自信,仅2022年出现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发现基本面的变化有多快。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老俞闲话丨让生命悠游在时间里!
- 一天四地连拍,年末迎来土拍高峰
- 国务院联防联控:奥密克戎致病力明显减弱 长期封控必须予以纠偏
- 国家疾控局:组织做好风险区域划定和管理 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
- 富荣中短债净值日跌12% 为债基流动性风险敲响警钟
- 万国数据涨超16% 加拿大皇家银行维持其“与大盘持平”评级
- 马斯克“炮轰”苹果!扬言要造手机,什么情况?
- 上海加快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 为5G应用搭建“数字底座”
- 央行:8月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6.84亿元
- 重疾险为何卖不动了?
- 国家卫健委:持续加大对核酸检测机构监管力度
- 越南大米出口乘势上扬
- 借力世界杯,分羹2290亿美元!在“水比油贵”的卡塔尔,中国企业建造了14个足球场大的蓄水池……
- “天价锂矿”拍卖惊现“豪横加钱哥”!单次加价1.82亿元 ,“宁王”入局变数增多
- 360数科港交所上市:市值超160亿港元 周鸿祎为大股东
- 瑞幸,是怎么活过来的?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载人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是登陆月球,已完成关键技术攻关
- “平价版特斯拉”将至,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再掀波澜
- 土地财政告别高增长,多地调低土地出让收入预算
- 创新驱动为产业 高质量发展赋能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