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研制出“人造太阳”关键部件
参考消息网11月29日报道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1月25日报道,人造太阳全世界最大核聚变实验计划的美媒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制造出来,标志这个日趋完成的中国国际项目取得突破。 这个聚变反应堆称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研制目前正在法国建设。出关建成以后,键部件它将有大约2.3万吨重,人造太阳近30米高,美媒大大超过目前正在运行的中国最大实验性聚变反应堆。 报道称,研制世界各地的出关科学家正在尝试开发可行的核聚变反应堆,以创造出一种被认为几乎无限的键部件清洁能源。随着各国试图摆脱化石燃料,人造太阳他们希望这能成为未来的美媒能源。为此,中国研究人员试图利用核聚变反应,也就是在恒星中心发生的反应过程。这个过程涉及让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 像ITER这种核聚变反应堆有时也被称为“人造太阳”,其主要目标是使它们产生的能量远远超过启动反应过程所需的能量,并由此获得电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设计做到这一点。 各方投入巨资在不同地点建起大如体育场的实验反应堆。但持续的核聚变发电极其困难,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也进展缓慢。 报道称,位于法国南部的ITER项目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国际合作,参与方包括美国、中国、欧盟、英国、瑞士、印度、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其中,欧洲方面负担最大一部分建设费用(约45%),其他参与方各占约9%。 各参与方对这个项目的贡献不仅限于出资,还包括提供零部件或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中国最新实现的制造业里程碑就属于这种情况。 中国媒体近日报道称,ITER中一个名为“增强热负荷第一壁”的部件已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优于设计要求。该部件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研制。 ITER属于“托卡马克装置”。这种装置利用强大的磁场将等离子体控制在真空容器内,以利用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反应堆运转起来后,等离子体的温度可高至1亿摄氏度以上,大大超出太阳最热部分的温度。增强热负荷第一壁是反应堆承受这种温度所需的重要部件。 报道称,一旦完工,ITER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托卡马克装置。这个耗资数百亿美元的项目一直受到工期延长和费用激增的困扰,目前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运行,但这个日期仍可能会推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谨防新兴市场主权债务 违约风险趋势的恶化
- 次新牛基吸纳更多“子弹”!最新打法浮出水面
- 英国6月CPI同比涨幅再创40年新高
- 新能源与抽水蓄能业务板块助力 中国电建上半年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50.98%
-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连续第二周大幅回落 触及两个月低点
- 沙特透露石油产量已接近上限 全球石油需求或将“被迫”见顶
- 她又想访台?意外也不意外
- 你的手机号关联了多少互联网账号?工信部“一证通查2.0”来了!
- 入主华灿光电后参股荣耀,京东方要放长线钓大鱼?
- 7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继续“按兵不动”
- 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成立:构建引进来、走出去双向渠道
- 星巴克CEO称可能关闭更多店面以保证员工安全
- 经济日报:养老理财务求安全保值
- 美国男子拒捕教唆4岁孩子朝警察开枪 现场画面曝光
- 我国从六方面集中帮扶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 全网刷屏!四只中证1000ETF“发车”,到底怎么投?
- 服贸观止|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北京顺义·首都产业金融中心理财规模超1万亿元
-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发言摘编
- 产业支付市场规模破3千亿 报告:连连支付服务能力位居行业TOP2
- Redmi千元产品线或回归!新机性能质量将迎全面提升
- 搜索
-